關于靜存的詩詞(278首)
121
《白鹿洞別諸生》 明·李夢陽
東南自有匡廬山,遂與天地增籬衛。
山根插入彭蠡湖,崢嶸背殺三江勢。
地因人勝古有語,於乎萬物隨興廢。
學館林宮客不棲,千巖萬壑堪流涕。
123
《秋日懷元晦》 宋·黃銖
葉落不勝秋,山空退煩暑。
高齋讀書罷,枕臂聽殘雨。
靄靄野云昏,翻翻墜紅舞。
中虛萬思息,動靜理可睹。
124
《漁家傲·人世罪冤知底數》 宋·可旻
人世罪冤知底數。
前程不是無冥府。
爭似靜焚香一炷。
無行住。
聲聲稱念彌陀父。
罪業盡消生有處。
彌陀愿力堪憑據。
十念一心存旦暮。
西方路。
功成足步紅蓮去。
126
《滿庭芳 示眾》 元·王丹桂
*正清油,重羅白面,如牙細米舂淘。
精嚴辦供,庖饌列珍肴。
虔屬恪香點靜,頻作禮、豈憚劬勞。
惟求望,見存獲福,亡者得升超。
128
《沁園春 三教一理》 元·王*
道曰金丹,儒曰太極,釋曰玄珠。
矧三教之道,本來同祖,心存至德,性悟真如。
闔*辟機關,抽添運用,返照回光復本初。
休分別,那些兒妙處,無字稱呼。
129
《三十字母》 清·錢長澤
布局先存根地,可關可拆最利,六三勝是九三投,鐵網七三非計。
行子要得實地,垂蓮大角用意,神頭倚蓋扭雙飛,尖軋飛關審細。
131
《諸將》 明·汪道昆
笥中時憶賜衣存,閫外猶傳漢使尊。
諸將九邊承廟略,單于三世拜朝恩。
清宵劍氣回南斗,明月笳聲靜北門。
任道蹛林千帳在,請看禁御五云屯。
132
《楞嚴經偈》 宋·蔡卞
覺海性澄圖,圖澄覺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國土,知覺乃眾生。
133
《謁文公祠》 宋·車柬
世間萬境一蘧盧,與道俱存是此書。
千載歸來人化鶴,滿腔真樂我知魚。
要將德業參天連,莫把光陰擲歲余。
靜里功夫終透澈,一庭明月夜窗虛。
134
《重修圣濟院》 宋·陳有聲
蒙泉距宜春,相去百余里。
有僧來問余,借問何姓氏。
乃余昔所敬,見之蹙然喜。
敘余語未既,省記到山始。
135
《題三易備遺》 宋·葛寅炎
誰鑿混沌竅,龍馬出澄淵。
篤生羲文圣,立極先后天。
三三羑所演,兩兩山之連。
不假人安排,自有天渾全。
137
《懷高履常》 宋·倪槐坡
何處存吾道,行藏一草堂。
貴雖人所欲,貧亦士之常。
竹靜鶴同住,山深蘭自香。
從渠笑疏懶,此興自深長。
138
《和陶淵明飲酒詩》 宋·滕岑
人性政自靜,動者乃妄情。
紛紛相傾奪,富貴與功名。
形存神已亡,嗟汝難久生。
豈知曠士懷,古井波不驚。
醪酒輔吾體,不待金丹成。
139
《游南山》 宋·汪任
湞陽富佳致,無以過南山。
山高雄地理,萬丈親云端。
攀援臨絕頂,氣象非塵寰。
神存古廟貌,臺敞舊軒欄。
* 關于靜存的詩詞 描寫靜存的詩詞 帶有靜存的詩詞 包含靜存的古詩詞(27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