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靜夜人的詩詞(1254首)
561
《端午述懷》 宋·白玉蟾
方瀛山上風颼颼,五月六月常如秋。
松花落地鶴飛去,萬頃白云空翠浮。
夜半蟾蜍落丹井,琪林深鎖寒葉暝。
滿天白露點蒼苔,蛙市一散萬籟靜。
562
《羅適軒凈明軒》 宋·白玉蟾
占斷人生百歲閒,絳宮有路透玄關。
明如雪夜潭心月,靜似春天雨后山。
萬籟無聲人不寐,一塵何處夜將闌。
琴心三桑倚樓坐,黃鶴悠悠去不還。
565
《關山月》 宋·張舜民
明月生海上,裴回照邊城。
中夜關山靜,但聞流水聲。
征人看月思鄉泣,夜久衣單難獨立。
錦字佳人怨不歸,開幃更感飛螢入。
566
《太極詩上范天碧侍郎》 宋·陳普
涵涵六合八肱裹,類聚化生何可紀。
固然兩人陰與陽,大要一個不得已。
所從無聲亦無臭,所出如彼復如此。
成象效法森目前,大自三才小一蟣。
569
《五弦行》 唐·韋應物
美人為我彈五弦,塵埃忽靜心悄然。
古刀幽磬初相觸,千珠貫斷落寒玉。
中曲又不喧,徘徊夜長月當軒。
570
《月三首》 唐·杜甫
斷續巫山雨,天河此夜新。
若無青嶂月,愁殺白頭人。
魍魎移深樹,蝦蟆動半輪。
故園當北斗,直指照西秦。
571
《雜憶五首》 唐·元稹
今年寒食月無光,夜色才侵已上床。
憶得雙文通內里,玉櫳深處暗聞香。
花籠微月竹籠煙,百尺絲繩拂地懸。
憶得雙文人靜后,潛教桃葉送秋千。
574
《秋夕書懷》 唐·劉兼
荒僻淹留歲已深,解龜無計恨難任。
守方半會蠻夷語,賀廈全忘燕雀心。
夜靜倚樓悲月笛,秋寒欹枕泣霜砧。
575
《尚書郎上直聞春漏》 唐·無名氏
地即尚書省,人惟鴛鷺行。
審時傳玉漏,直夜遞星郎。
歷歷聞仙署,泠泠出建章。
自空來斷續,隨月散凄鏘。
物靜知聲遠,寒輕覺夜長。
聽馀殘月落,曙色滿東方。
576
《與薛昭合婚詩》 唐·張云容
臉花不綻幾含幽,今夕陽春獨換秋。
我守孤燈無白日,寒云隴上更添愁。
幽谷啼鶯整羽翰,犀沈玉冷自長嘆。
月華不向扃泉戶,露滴松枝一夜寒。
577
《附:唐晅悼妻詩》 唐·唐晅
寢室悲長簟,妝樓泣鏡臺。
獨悲桃李節,不共夜泉開。
魂兮若有感,仿佛夢中來。
常時華堂靜,笑語度更籌。
恍惚人事改,冥寞委荒丘。
陽原歌薤露,陰壑惜藏舟。
清夜妝臺月,空想畫眉愁。
578
《永遇樂(同前)》 宋·晁補之
松菊堂深,芰荷池小,長夏清暑。
燕引雛還,鳩呼婦往,人靜郊原趣。
麥天已過,薄衣輕扇,試起繞園徐步。
聽衡宇、欣欣童稚,共說夜來初雨。
* 關于靜夜人的詩詞 描寫靜夜人的詩詞 帶有靜夜人的詩詞 包含靜夜人的古詩詞(125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