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青藜的詩詞(392首)

    241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242 《池口舟中見九華山》 明·周湞

    貞履無素期,勞生意恒窘。
    誰云戒戎路,曾是返初隱。
    水宿淹長晷,山行阻修畛。
    縹緲對雄標,巑岏發奇蘊。

    243 《浣溪沙》 宋·蘇軾

    麻葉層層苘葉光。
    誰家煮蠶一村香。
    隔籬嬌語絡絲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搗麨軟饑腸。
    問言豆葉幾時黃。

    244 《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 宋·蘇軾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彥。
    嗟汝獨何為,閉門觀物變。
    微物豈足觀,汝獨觀不倦。
    牽牛與葵蓼,采摘入詩卷。

    245 《山村五絕》 宋·蘇軾

    竹籬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處處花。
    無象太平還有象,孤煙起處是人家。
    煙雨濛濛雞犬聲,有生何處不安生。
    但教黃犢無人佩,布谷何勞也勸耕。

    246 《山村五絕》 宋·蘇軾

    杖藜里飯去匆匆,過眼青錢轉手空。
    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城中。

    247 《贈莘老七絕》 宋·蘇軾

    嗟余與子久離群,耳冷心灰百不聞。
    若對青山談世事,當須舉白便浮君。
    天目山前淥浸裾,碧瀾堂下看銜艫。
    作堤捍水非吾事,閑送苕溪入太湖。

    248 《東新橋》 宋·蘇軾

    群鯨貫鐵索,背負橫空霓。
    首搖翻雪江,尾插崩云溪。
    機牙任信縮。
    漲落隨高低。

    249 《初別子由》 宋·蘇軾

    我少知子由,天資和而清。
    好學老益堅,表里漸融明。
    豈獨為吾弟,要是賢友生。
    不見六七年,微言誰與賡。

    250 《清溪詞》 宋·蘇軾

    大江南兮九華西,泛秋浦兮亂清溪。
    水渺渺兮山無蹊,路重復兮居者迷。
    爛青紅兮粲高低,松十里兮稻千畦。
    山無人兮云朝躋,靄蒙蒙兮渰凄凄。

    251 《定林》 宋·王安石

    定林青木老參天,橫貫東南一道泉。
    六月杖藜尋石路,午陰多處弄潺湲。

    252 《定林示道原》 宋·王安石

    昨登定林山,俯視東南陔。
    但見一方白,莫知所從來。
    濕銀注寒晶,奩以青培堆。
    迢迢晻靄中,疑有白玉臺。

    253 《和平父寄道光法師》 宋·王安石

    欲見道人非一朝,杖藜無路到青霄。
    千巖萬壑排風雨,想對桐爐柏子燒。

    254 《乙未冬婦子病至春不已》 宋·王安石

    天旋無窮走日月,青發能禁幾回首。
    兒呻婦嘆冬復春,強欲笑歌難發口。
    黃卷幽尋非貴嗜,藜床穩臥雖貧有。
    二物長乖亦可憐,一生所得猶多茍。

    255 《代兒童作立春貼門詩三首》 宋·范成大

    綠野添花逕,青春引杖藜。
    家人行樂處,雙勸玉東西。

    256 《華山寺》 宋·范成大

    五湖西岸孤絕處,旃檀大士來同住。
    性空真水遍清涼,隨綠出現無方所。
    蒙泉新潔監泉明,瀹茗羹藜甘似乳。
    何須苦問蓮開未,桂子菖花了今古。

    257 《田居四首》 宋·秦觀

    昔我蒔青秧,廉纖屬梅雨。
    及茲欲成穗,已復頹星暑。
    遲暮易昏晨,搖落多砧杵。
    村迥少過從,客來旋炊黍。

    258 《還自湯泉十四韻》 宋·秦觀

    歲晚倦城郭,聯驂度嶪峨。
    天黃云腳亂,村黑鳥翎訛。
    潦水侵生路,晴天落慢坡。
    澄江練不卷,溫井監新磨。

    259 《讀書》 宋·陸游

    放翁白首歸剡曲,寂寞衡門書滿屋。
    藜羹麥飯冷不嘗,要足平生五車讀。
    校讎心苦謹涂乙,吟諷聲悲雜歌哭。
    三蒼奇字已殺青,九譯旁行方著錄。

    260 《秋興》 宋·陸游

    病起殘骸不自支,旋烹藜粥解饑羸。
    一編蠹簡青燈下,恰似吳僧夜講時。

    * 關于青藜的詩詞 描寫青藜的詩詞 帶有青藜的詩詞 包含青藜的古詩詞(39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