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青篷的詩詞(133首)

    21 《池上小宴問程秀才》 唐·白居易

    洛下林園好自知,江南景物暗相隨。
    凈淘紅粒罯香飯,薄切紫鱗烹水葵。
    雨滴篷聲青雀舫,浪搖花影白蓮池。
    停杯一問蘇州客,何似吳松江上時。

    22 《江南秋日》 唐·殷文圭

    水國由來稱道情,野人經此頓神清。
    一篷秋雨睡初起,半硯冷云吟未成。
    青笠漁兒筒釣沒,蒨衣菱女畫橈輕。
    冰綃寫上江南景,寄與金鑾馬長卿。

    詠史故事

    23 《擁鼻吟(吳音子)》 宋·賀鑄

    別酒初銷。
    憮然弭棹蒹葭浦。
    回首不見高城,青樓更何許。
    大め軻峨,越商巴賈。

    婉約思念

    24 《點絳唇》 宋·蘇庠

    冰勒輕谷,綠痕初漲回塘水。
    柳洲煙際。
    白鷺翹沙嘴。
    B272笠青蓑,未減貂蟬貴。
    云濤里。
    醉眠篷底。
    不屬人間世。

    25 《花心動(偶居杭州七寶山國清寺冬夜作)》 宋·趙鼎

    江月初升,聽悲風、蕭瑟滿山零葉。
    夜久酒闌,火冷燈青,奈此愁懷千結。
    綠琴三嘆朱弦絕,與誰唱、陽春白雪。
    但遐想、窮年坐對,斷編遺冊。

    26 《朝中措》 宋·張掄

    蕭蕭蘆葉暮寒生。
    雪壓凍云平。
    密灑一篷煙火,驚鴻飛起沙汀。
    收綸罷釣,空江有浪,短棹無聲。
    便是天然圖畫,何須妙手丹青。

    春天寫景閨怨

    27 《垂絲釣(于越亭路彥捷置酒同別富南叔)》 宋·趙彥端

    短篷醉艤。
    江南秋意如水。
    露草星明,風柳絲委。
    危檻倚。

    28 《戀繡衾》 宋·陸游

    不惜貂裘換釣篷。
    嗟時人、誰識放翁。
    歸棹借、樵風穩,數聲聞、林外暮鐘。
    幽棲莫笑蝸廬小,有云山、煙水萬重。
    半世向、丹青看,喜如今、身在畫中。

    寫景寫水西湖抒情曠達

    29 《西江月》 宋·張孝祥

    風定灘聲未已,雨來篷底先知。
    岸邊楊柳最憐伊。
    憶得船兒曾系。
    湖霧平吞白塔,茅檐自有青旗。
    三杯村酒醉如泥。
    天色寒呵且睡。

    30 《步蟾宮(釣臺詞)》 宋·韓淲

    三年重到嚴灘路。
    嘆須鬢、衣冠塵土。
    倚孤篷、閑自濯清風,見一片、飛鴻歸去。
    人間何用論今古。
    漫贏得、個般情緒。
    雨吹來云、亂處水東流,但只有、青山如故。

    31 《暗香疏影·夾鐘宮賦墨梅》 宋·吳文英

    占春壓一。
    卷峭寒萬里,平沙飛雪。
    數點酥鈿,凌曉東風□吹裂。
    獨曳橫梢瘦影,入廣平、裁冰詞筆。

    詠物梅花

    32 《沁園春(同前韻再會君鼎飲,因以為別)》 宋·陳人杰

    此去長安,說似交游,我來自東。
    向蒹葭極浦,吟篷泊雨,梧桐孤店,醉幘敧風。
    青市生涯,白洲活計,都在水鄉魚稻中。
    郵亭上,俯清流長嘯,驚起虬龍。

    33 《酹江月(呈譚龍山)》 宋·黎廷瑞

    錦袍何處,向舊江、衰草寒蘆蕭瑟。
    瀛館神仙揮玉塵,喚醒詩酒魂魄。
    走電飛虹,驚濤觸石,舉目乾坤窄。
    油然歸去,短篷多載風月。

    34 《鳳凰臺上憶吹簫》 宋·張炎

    味凄然。
    以其號孤篷,囑余賦之。
    水國浮家,漁村古隱,浪游慣占花深。
    猶記得、琵琶半面,曾濕衫青。

    35 《瑤池月(煙波行)》 宋·黃裳

    扁舟寓興,江湖上、無人知道名姓。
    忘機對景,咫尺群鷗相認。
    煙雨急、一片篷聲碎,醉眼看山還醒。
    晴云斷,狂風信。

    詠史懷古告誡

    36 《瑤池月(煙波行)》 宋·黃裳

    扁舟寓興,江湖上、無人知道名姓。
    忘機對景,咫尺群鷗相認。
    煙雨急、一片篷聲碎,醉眼看山還醒。
    晴云斷,狂風信。

    37 《案清都》 宋·胡翼龍

    夢雨隨春遠。
    征衫薄、短篷猶逗寒淺。
    裁芳付葉,書愁沁壁,水窗竹院。
    別來被篝梅潤,暗麈積、舊題紈扇。

    38 《沁園春(夜登白鷺亭)》 宋·施翠巖

    披紫菟裘,上白鷺亭,看吹洞簫。
    望長庚鯨過,江橫素練,回仙鶴度,月在青霄。
    依約淮山,清準冷風露,如到瀛洲聽海濤。
    浮圖近,更玉鈴金鐸,初奏瑯璈。

    39 《夏五月武昌舟中觸目》 元·揭傒斯

    兩髯背立鳴雙櫓,短蓑開合滄江雨。
    青山如龍入云去,白發何人并沙語。
    船頭放歌船尾和,篷上雨鳴篷下坐。
    推篷不省是何鄉,但見雙雙白鷗過。

    40 《核舟記》 明·魏學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 、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
    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

    初中文言文詠物贊美技藝

    * 關于青篷的詩詞 描寫青篷的詩詞 帶有青篷的詩詞 包含青篷的古詩詞(13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