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青童的詩詞(813首)
661
《堰上行上周憲》 宋·吳泳
堰上行,桃花灼灼春水生。
水才一石泥數斗,彌漫滮池浸渠口。
樹以淇園竹,菑以漢堤石。
石填竹落知幾丁,駕作青霓千百尺。
663
《漢中行》 宋·吳泳
漢中在昔稱梁州,地腴壤活人煙稠。
稻畦連陂翠相屬,花樹繞屋香不收。
年年二月春風尾,戶戶澆花壓醪子。
長裙闊袖低蓋頭,首飾金翹競奢侈。
664
《寄亳州林待制》 宋·陳師道
湖海相望闕寄聲,云林過雨未全晴。
青衫作吏非前日,白首論文笑後生。
似聽兒童迎五馬,稍修書札問專城。
一聞苦李蒙莊句,不復人間世後名。
666
《題郭功甫詩卷》 宋·李廌
山人跨魚天上來,識者珍重愚者猜。
或呼文舉異童子,林宗獨謂王佐材。
蚩蚩眾目如瞽蒙,白馬羽雪皆皚皚。
古有仁賢不愚者,舉足疐路心徘徊。
667
《鹿門寺》 宋·李廌
蓬萊鹿門道,莽莽漢津渡。
川涂兩緬邈,今古同此路。
德公厭州里,翁媼是中去。
風流可引想,千載豹隱霧。
668
《習池詩》 宋·李廌
陳跡相推今古同,池邊倚杖送歸鴻。
童山尚接千巖秀,穉樹猶傳萬壑風。
春意物情迷野興,水光天影共青空。
雍門有淚應承睫,繞墓行吟吊習公。
669
《張居士歌》 宋·李廌
凡夫冥冥不知曉,劫塵流浪如沙掃。
上天宮闕隔青云,九原垅暮空秋草。
神仙有意憐下土,獨取飆車出三島。
張翁陋巷貧且賢,簞餉瓢漿久懷寶。
670
《抱璞吟》 宋·李新
最憐皇孫衣如鶉,嘗笑參謀衾似鐵。
我今短褐禿無尾,窮年絮被還百結。
勗清只飲洛口水,祁寒欲避西山雪。
奈何童婢生菜顏,雞肋相將伴頭屑。
671
《經甘相廟》 宋·李新
相君天所佑,童子知何神。
不必茂為祖,因知秦有人。
一言成大計,千古仰青春。
廟下塵勞客,將慚白發新。
673
《新荷》 宋·張繼先
敗荷已盡小荷圓,照眼含香尚忍憐。
月帝來尋青玉匣,金童立認碧銅錢。
已凝重露資清氣,何幸輕風掃淡煙。
遠有華峰全美在,花開般捧爛紅鮮。
674
《錢塘有作》 宋·張繼先
紅霞映朱欄,白云隱青山。
塵中人不到,雙鶴舞柴關。
瑤琴一曲詩數篇,山童煮茗爐無煙。
為思塵世去游樂,一別洞天今幾年。
675
《米盡》 宋·鄭剛中
米賤今年不論錢,雀鼠饜飫人留殘。
青蚨不過百枚去,可得明珠一斗還。
共如客寄已淹久,羞澀囊中無可看。
今朝欲寫魯公帖,四顧門外將誰干。
677
《和賀子忱喜雪》 宋·曹勛
蘊玉梅初艷,埋青麥自豐。
漸冰留水研,時喜拂窗風。
能賦懷王粲,開樽憶孔融。
警寒方認鶴,掃逕屢嗔童。
678
《登南紀樓》 宋·胡寅
西望巫峽峰,東望洞庭湖。
南望大江橫,北望楚王墟。
平時十萬戶,鴛瓦百賈區。
夜半車擊轂,差鱗銜舳艫。
679
《春閱偶成三首》 宋·吳芾
肩摩袂屬擁如山,平等道爭看大閱還。
無限兒童齊拍手,幾多父老盡酡顏。
八方共樂青春好,我亦常欣白晝閑。
無奈老來歸念重,夢魂夜夜繞鄉關。
680
《次蒲尉韻》 宋·李石
斯言誠虛筌,遮眼漫盈紙。
冷暖當自知,此味如飲水。
誰肯落驕榮,還來共枯悴。
待渠轉船頭,著力與風值。
* 關于青童的詩詞 描寫青童的詩詞 帶有青童的詩詞 包含青童的古詩詞(81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