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青牛的詩詞(1124首)

    61 《玉臺新詠序》 南北朝·徐陵

    夫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窺;千門萬戶,張衡之所曾賦。
    周王璧臺之上,漢帝金屋之中,玉樹以珊瑚為枝,珠簾以玳瑁為匣。
    其中有麗人焉。
    其人也:五陵豪族,充選掖庭;四姓良家,馳名永巷。

    詠物寫鳥思鄉

    62 《華陽吟三十首》 宋·白玉蟾

    青牛人去幾多年,此道分明在目前。
    愿識目前真的處,一堂風冷月嬋娟。

    63 《石門洞》 宋·王孝嚴

    天下洞天三十六,玄鶴洞天一仙谷。
    兩山對峙一如門,深崖百丈垂飛瀑。
    青牛往矣不復見,白云空鎖故山麓。
    奇哉勝地得人勝,至今俗客來忘俗。

    64 《詠史》 唐·徐鉉

    京洛多權豪,游服相隨。
    青牛中甸車,白馬連環羈。
    珩佩競照耀,紳組舊參差。
    騶鳴行人駐,倏若流風馳。

    65 《步虛臺》 宋·孫僅

    抱懷寧獨固難窮,自與山林逸興同。
    白馬豈能分辨客,青牛還會識仙翁。
    凝神宅古河聲里,望氣臺荒野色中。
    試上高原長一嘯,斷蓬衰草掩秋風。

    66 《雜感》 現代·馬一浮

    窗前石筍碧嶙峋,便覺仙山不遠人。
    一自青牛西去后,種松皆作擔囊新。

    67 《融州老君洞敕賜真仙巖之圖》 宋·杜應然

    古號黔南今號融,真仙第一勝高嵩。
    仙關標榜門增麗,圣像威靈民名崇。
    帝賜御書藏寶閣,天生石像老仙翁。
    瓶爐羅列非雕琢,幢蓋周圍奪巧工。

    68 《壽凌元春宗伯六十》 宋·郭仲敬

    舊是瑤階玉筍班,早乘白鹿出人間。
    朝依漢殿參玄典,夕護仙爐煉大還。
    三月崆峒傳帝錄,千年姑射駐童顏。
    馬家仙井家園在,何事青牛遠渡關。

    69 《三峽橋》 宋·黃誥

    橋壓神龍三四秋,良材應是鬼神搜。
    猿猱爭飲澗中水,草木不知天下秋。
    隱士閑行隨白鹿,道人長往駕青牛
    靈源自與天河接,誰信江淮是末流。

    70 《題真仙巖》 宋·賈遵祖

    翰林以謫流夜郎,我亦何為涉此境。
    生平山水債未了,宦游直度桂州嶺。
    牂牁江繞古融城,拂拭冠纓照清影。
    舉頭忽見真仙巖,盤空攫拿勢馳騁。

    71 《句》 宋·蔣堂

    向日草青牛引犢,經秋田熟稻生孫。

    72 《玉虛觀》 未知·劉方

    南臺舊觀再焚修,鸞鳳徘徊無樹留。
    芳草滿時迷白鹿,落花深處臥青牛
    九天宛轉云常在,萬象縱橫月不收。
    應是廬江人不識,蟾宮遺下水晶樓

    73 《劉待詔老子出關圖卷》 宋·劉意

    不馳駿馬駕青牛,西度函關紫氣浮。
    文字五千傳道德,僅同釋教讓儒流。

    74 《游老君洞》 宋·劉子薦

    怪怪奇奇畫不如,最難得者近城郛。
    他仙皆遜老君有,此洞可知天下無。
    徐甲青牛驂左侍,六丁白鶴導前驅。
    老仙笑我來何晚,一樣須眉一樣臞。

    75 《登黃山》 宋·魯宗道

    三十六峰凝翠靄,數千馀仞鎖嵐煙。
    軒皇去后無消息,白鹿青牛何處眠。

    76 《頌古一百首》 宋·釋智愚

    青牛仙去不虛傳,常用虛中落斷邊。
    自是一生多蹇薄,夜深猶產古皇前。

    77 《天游峰》 宋·魏麟一

    冰海濯足來天游,萬里云氣隨青牛
    盤車沾沾星斗濕,手卷風雨藏金甌。
    玲瓏珊瑚樹,記得西王母掛玉鉤。
    幾時化作小玉船,一葉蕩蕩隨天流。

    78 《游老君洞》 宋·楊幼輿

    陰陽無端更去流,世間盛福難全收。
    古人一麾恥外郡,今我半刺來邊州。
    到官未久出按懸,滿眼猺獞森戈矛。
    誰知造化默相補,玉融山水何清幽。

    79 《桐柏崇道觀》 宋·楊愈

    深入黃庭景,徙思五滴泉。
    青牛眠藥塢,白鹿臥芝田。
    浮世人空老,長生事宛然。
    三尸飛不去,皆是自留連。

    80 《八翁十首》 宋·張載

    青牛西去伯陽翁,當年夫子嘆猶龍。
    立言為恐真風喪,豈知言立喪真風。

    * 關于青牛的詩詞 描寫青牛的詩詞 帶有青牛的詩詞 包含青牛的古詩詞(112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