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青山家的詩詞(2453首)

    421 《路居士山水歌》 宋·王洋

    人年八十百慮昏,丈人耳目方聰明。
    他人到此筋力疲,丈人勝如年少時。
    老中強健閑中忙,經卷丹爐肘后方。
    金書千軸造理窟,赤城七篇談坐忘。

    422 《山莊休沐(一作和夏日山莊)》 唐·盧照鄰

    蘭署乘閑日,蓬扉狎遁棲。
    龍柯疏玉井,鳳葉下金堤。
    川光搖水箭,山氣上云梯。
    亭幽聞唳鶴,窗曉聽鳴雞。
    玉軫臨風奏,瓊漿映月攜。
    田家自有樂,誰肯謝青溪。

    423 《夜宴洛陽程九主簿宅送楊三山人往天臺尋智者禪師隱居》 唐·劉長卿

    東林問逋客,何處棲幽偏。
    滿腹萬馀卷,息機三十年。
    志圖良已久,鬢發空蒼然。
    調嘯寄疏曠,形骸如棄捐。

    詠物柳樹

    424 《夜宴洛陽程九主簿宅送楊三山人往天臺尋智者禪師隱居》 唐·劉長卿

    東林問逋客,何處棲幽偏。
    滿腹萬馀卷,息機三十年。
    志圖良已久,鬢發空蒼然。
    調嘯寄疏曠,形骸如棄捐。

    425 《鳴皋歌奉餞從翁清歸五崖山居(河南府陸渾縣有鳴皋山)》 唐·李白

    憶昨鳴皋夢里還,手弄素月清潭間。
    覺時枕席非碧山,側身西望阻秦關。
    麒麟閣上春還早,著書卻憶伊陽好。

    426 《罷章陵令山居過中峰道者二首》 唐·錢起

    寧辭園令秩,不改淵明調。
    解印無與言,見山始一笑。
    幽人還絕境,誰道苦奔峭。
    隨云剩渡溪,出門更垂釣。

    427 《送山陰姚丞攜妓之任兼寄山陰蘇少府》 唐·韓翃

    東風香草路,南客心容與。
    白皙吳王孫,青蛾柳家女。
    都門數騎出,河口片帆舉。
    夜簟眠橘洲,春衫傍楓嶼。

    428 《送廬山人歸林慮山》 唐·皇甫冉

    無論行遠近,歸向舊煙林。
    寥落人家少,青冥鳥道深。
    白云長滿目,芳草自知心。
    山色連東海,相思何處尋。

    429 《送廬山人歸林慮山》 唐·皇甫冉

    無論行遠近,歸向舊煙林。
    寥落人家少,青冥鳥道深。
    白云長滿目,芳草自知心。
    山色連東海,相思何處尋。

    430 《觀于舍人壁畫山水》 唐·王季友1

    野人宿在人家少,朝見此山謂山曉。
    半壁仍棲嶺上云,開簾欲放湖中鳥。
    獨坐長松是阿誰,再三招手起來遲。
    于公大笑向予說,小弟丹青能爾為。

    431 《太湖詩·崦里(傍龜山下有良田二十頃)》 唐·皮日休

    崦里何幽奇,膏腴二十頃。
    風吹稻花香,直過龜山頂。
    青苗細膩臥,白羽悠溶靜。
    塍畔起鸊鵜,田中通舴艋。

    432 《壺公山(古老相傳古仙姓陳名壺公于此山成道因而名焉)》 唐·黃滔

    八面峰巒秀,孤高可偶然。
    數人游頂上,滄海見東邊。
    不信無靈洞,相傳有古仙。
    橘如珠夏在,池象月垂穿。

    433 《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 唐·李白

    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
    ——李白
    層標遏遲日,半壁明朝霞。
    ——高霽
    積雪曜陰壑,飛流噴陽崖。
    ——韋權輿
    青瑩玉樹色,縹緲羽人家。
    ——李白

    434 《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唐·貫休

    楚國茱萸月,吳吟梨栗船。
    遠游無定所,高臥是何年。
    浪卷紛紛葉,檣沖澹澹煙。
    去心還自喜,廬岳倚青天。

    435 《柳梢青》 宋·魏了翁

    不果,又以簡書不克往侍缺,然于懷,再遣小闋,托諸兄代勸。
    記得年年。
    阿奴碌碌,常在眼前。
    彩舫吳天,錦輪蜀地,閱盡山川。
    今年苦戀家園。
    便咫尺、千山萬山。
    但想稱觴,三荊樹下,叢桂堂邊。

    懷念

    436 《柳梢青》 宋·魏了翁

    不果,又以簡書不克往侍缺,然于懷,再遣小闋,托諸兄代勸。
    記得年年。
    阿奴碌碌,常在眼前。
    彩舫吳天,錦輪蜀地,閱盡山川。
    今年苦戀家園。
    便咫尺、千山萬山。
    但想稱觴,三荊樹下,叢桂堂邊。

    437 《滿庭芳(丙午宜興山間)》 宋·李曾伯

    山接平蕪,煙橫遠墅,修眉淡抹晴妝。
    菊梅交際,天未十分霜。
    幾許無窮秋思,空凝佇、衰柳斜陽。
    溪頭路,黃蘆一片,鳧雁兩三行。

    秋天寫景借古寄懷思鄉抒情

    438 《風入松(贈蔣道錄溪山堂)》 宋·張炎

    門前山可久長看。
    留住白云難。
    溪虛卻與云相傍,對白云、何必深山。
    爽氣潛生樹石,晴光竟入闌干。

    古詩三百首紀游喜悅

    439 《慈湖夾阻風》 宋·蘇軾

    捍索桅竿立嘯空,篙師酣寢浪花中。
    故應菅蒯知心腹,弱纜能爭萬里風。
    此生歸路愈茫然,無數青山水拍天。
    猶有小船來賣餅,喜聞墟落在山前。

    行舟感嘆人生哲理

    440 《經尚湖望虞山》 明·沈周

    日午放船湖上頭,虞山隨船走不休。
    高云仰見出翠壁,飛影下接滄波流。
    青林人家隱山麓,雞鳴犬吠聞中洲。
    鸕鶿群棲竹葉暗,蜻蜓特立荷花秋。
    蓮歌漁唱尚互答,落景在樹猶堪游。
    小舟爭渡各先去,獨逆風波渾不憂。

    * 關于青山家的詩詞 描寫青山家的詩詞 帶有青山家的詩詞 包含青山家的古詩詞(245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