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露面的詩詞(617首)

    281 《神童詩》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282 《六賢祠》 明·張明弼

    山川亦自有聲氣,西湖不易與人熱。
    五日京兆王弇州,冷面臬司號寒鐵。
    原與湖山非久要,心胸不復留風月。
    猶議當時李鄴侯,西泠尚未通舟楫。
    惟有林蘇白樂天,真與煙霞相接納。
    風流俎豆自千秋,松風菊露梅花雪。

    283 《曉起》 宋·林景怡

    天雞弄喔咿,殘星在斜漢。
    整衣出幽扉,山城漏初斷。
    微微水風生,冉冉田露散。
    此時游葛天,淡然空百羨。
    海色上寒梢。
    漸識梅花面。

    284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285 《二月八日游皇城西華門外觀嘉孥弟走馬歌》 元·張憲

    春風壓城紫燕飛,繡鞍寶勒生光輝。
    軟沙青草平似鏡,花雨滿巾風滿衣。
    潛蛟雙綰玉抱肚,朱鬛分光散紅霧。
    金龍五爪蟠彩袍,滿背真珠撒秋露。

    286 《武夷山中四首》 宋·蔡沈

    余昔隱屏南,春風駐征驂。
    開門傍水面,結屋依山嵐。
    千崖互紆郁,萬象中渾涵。
    居然歲月深,寒花露毿毿。

    287 《送許郎中出知漳州》 宋·柴中行

    君子重出處,兒女多依違。
    孰知退有義,一辭若發機。
    刑部今其人,識遠渺造微。
    時方事疾走,而我心獨非。

    288 《題蒼梧部》 宋·陳執中

    莫訝南方景物疏,為君聊且話蒼梧。
    地傾二面城池壯,江迸三流氣色麄。
    山畜火光因政出,石藏牛影為仙呼。
    官廳傳自唐丞相,民頌思從漢大夫。

    289 《送新茶李圣喻郎中》 宋·陳仲諤

    頭綱別樣建溪春,小璧蒼龍浪得名。
    細瀉欲簾珠顆露,打成寒食杏花餳。
    鷓斑碗面云縈字,兔褐甌心雪作泓。
    不待清風生兩腋,清風先向舌端生。

    290 《次郡太守劉朔齋秋晚謁謝朓亭小飲三首》 宋·程炎子

    掀髯一笑倚危闌,面面青山不厭看。
    霜染丹楓秋色絢,日烘紫菊露痕乾。
    鵲爐火慢熏龍腦,蟹眼湯新瀹鳳團。
    回簇絳紗城郭晚,老梅吹角雁拖寒。

    291 《酴醾花》 宋·高文虎

    羽蓋珠旛上下蒙,倚欄碧動舞蛟龍。
    誰憐澹素朝天面,自現光明滿月容。
    楊柳風柔沾絮濕,薔薇露重染衣濃。
    典型猶帶醺酣力,醖得余春百倍醲。

    292 《挽趙秋曉》 宋·李昌辰

    諸老之中骨相奇,天胡遽使哲人萎。
    每懷釣月池邊樂,尚憶編茅亭下詩。
    隔面樹云勞我夢,傷心薤露為君悲。
    典型已矣嗟何及,腸斷天寒日暮時。

    293 《句》 宋·樓楚材

    乍來固是最低樹,外此都無許大花。
    秋香無比魁天下,仙種非凡□月中。
    滿閻浮世香俱有,與廣寒宮花對開。
    春將結筆去時有,花在著身高處香。

    294 《泛舟至竹洲》 宋·呂祖儉

    湖光拍天浮竹洲,隱然一面城之幽。
    中有高士披素裘,我欲從之恐淹留。
    探囊百金辦扁舟,又煩我友著意修。
    微風一動生波頭,飛棹來往倦則休。

    295 《題紫巖寺》 宋·孟大武

    路入溪聲遠,秋深樹影稀。
    澗云藏鳥語,松露滴人衣。
    詩戰蜂腰怯,茶分粥面肥。
    勝游殊未厭,肯為夜寒歸。

    296 《蓬萊行》 宋·錢公輔

    蓬萊謫居香案吏,此語昔自微之始。
    后人慷慨慕前芬,高閣雄名由此起。
    一從圮廢知幾年,棟摧礎斷埋空山。
    遺蹤馀址杳何處,惟有竹樹荒蕪閒。

    297 《重過京口》 宋·邵亢

    今春揚子渡,江柳拂人頭。
    轉面庭幃遠,傷心歲月流。
    練塘荷芰晚,甘露黍禾秋。
    此日南歸路,云閒醉壽丘。

    298 《紙衾三首》 宋·沈說

    繭面新乾帶露揉,春回斗帳伴吟愁。
    殘年已辦蒙頭過,風雪從教打戍樓。

    299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宋·釋崇岳

    春風浩蕩,古佛榜樣。
    春水潺湲,忽著眼看。
    燈籠跳入露柱,佛殿走出三門,撞著個無面目漢。
    卻道眾口難調,須是臨機妙轉。

    300 《頌古三十八首》 宋·釋慧方

    卷起堂堂露眼睛,拈來覿面更相呈。
    鼻頭脫盡誰能覷,把手歸來相并行。

    * 關于露面的詩詞 描寫露面的詩詞 帶有露面的詩詞 包含露面的古詩詞(6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