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露門學的詩詞(197首)

    181 《張隆州挽詩》 宋·魏了翁

    行馬門闌宰胄巍,高冠長佩獨委蛇。
    紫微自有申公學,太史還從從祖知。
    靜嘿無非蒙力處,功夫全在不欺時。
    故家遺俗寥寥甚,忍聽虞歌薤露悲。

    182 《遣季子壽黃循齋二首》 宋·陽枋

    自得遺書學子房,擬來辟谷并山陽。
    仙鄉不秘眼前道,俗相慚無肘后方。
    經葉再傳新雨露,桃花重發舊門墻。
    呼兒慕后蓬萊還,勤爇南豐不盡香。

    183 《謝涪陵劉君舉使君見委北巖常長詩》 宋·陽枋

    雪片冬深玩易編,正公和氣理尤渾。
    八分寫就龍蛇走,巖藤澗樹常蜒蜿。
    蓮蕩飄裾紫陽學,歸來拂拭莓苔痕。
    巖前世事幾興廢,道無今古終長存。

    184 《題章艇才畫山水魚龍》 宋·姚勉

    章生畫中師,神秀蟠心胸。
    兒時學山水,近復能魚龍。
    拂素欲畫時,默吮南山松。
    斯須景與物,以次生筆鋒。

    185 《贈棋翁挾二童皆高弈》 宋·姚勉

    蓬萊閬風白云鄉,瓊樓玉館相低昂。
    蟠桃影滴仙露濕,壺天晝日和春長。
    老仙鬢眉白于雪,雙侍女仙冰玉潔。
    龍牙棋子瑯玕盤,消遣洞中閒日月。

    186 《德興葉志道字士心葬母于銀山丹井之上作丹泉》 宋·仇遠

    葛公學仙丹有泉,葉公藏母丹泉邊。
    泉流虢虢亂石底,丹光炯炯長松巔。
    陟彼屺兮瞻望母,麻衣土枕常廬墓。
    難將寸草報春暉,只覺焄蒿泣秋露。

    187 《留獻之初得孫》 宋·王炎

    藍田美玉驪龍珠,天馬之駒丹鳳雛。
    平生眼底未曾見,物以希有來珍奇,世間尺子乏英骨,{左犭右屯}犬雖多安用為。
    留侯豐下宜有后,更積陰德栽培之。

    188 《送王右司移江西憲》 宋·王炎

    日邊好音來,繡斧移軺車。
    九重寄視聽,四牡煩詢咨。
    才德難兩全,有即時所須。
    平生經綸學,豐蓄乃嗇施。

    189 《陶與權宅觀張于正山水圖》 明·袁凱

    陶翁畫圖眼見稀,自言愛之重珠璣。
    清晨掛向草堂上,已覺幾案生煙霏。
    蒼梧云深眾鬼泣,笠澤雨重群龍歸。
    崖深谷黝望不極,獨有黃鵠摩空飛。

    190 《作燕謀》 當代·錢鐘書

    兄事肩隨四十年,老來猶賴故人憐。
    比鄰學舍燈穿壁,結伴歸舟海拍天。
    白露蒹葭成道阻,春風桃李及門妍。
    何時北駕南航便,商略親詩到茗邊。

    191 《次沈儉夫求花木韻》 宋·陳傅良

    我意何不樂,我顏復何{忄典}。
    止齋有新畬,耕犢角已繭。
    止齋有溪水,釣席隨所展。
    兩山夾精舍,佳處迫廬峴。

    192 《挽齊齋倪尚書》 宋·劉宰

    南山有孤松,屹立幾尋丈。
    雪根雨露滋,藤蘿巧相傍。
    高柯撐青空,落落不可上。
    遼東白鶴歸,城郭固無恙。

    193 《秋齋早起》 明·張羽

    高齋獨宿寢衣輕,覆簟余香似有情。
    門掩青苔秋淡泊,心同白露曉澄清。
    新詩夜得思貽友,靈藥朝飡學養生。
    但乞閑身長似此,已將云霧等浮名。

    194 《夏日入館》 宋·孔武仲

    青驄曉轉綠槐陰,金碧重重魏闕深。
    洞裹天花長帶露,門前畏日自流金。
    云臺朱檻鄰星斗,石室牙簽照古今。
    宦學從來難兩得,君恩優假是書林。

    195 《次韻汪以南閒居漫吟十首》 宋·方回

    億劫日月曜,萬古河江流。
    惟有人壽短,況不皆白頭。
    石火僅微吐,草露已遽收。
    下士惑齊物,祖述逍遙游。

    196 《題徐仲彬達觀亭》 宋·方回

    乾涵坤毓萬匯夥,獨得為人賴鈞播。
    八尺身為天地贅,一寸心將天地裹。
    道眼自應非肉眼,以心觀物無不可。
    靈臺光塵日月縣,肯使一絲掛塵堁。

    197 《活人歌》 宋·釋印肅

    大圣靈驗普庵圓,廣施含靈遇有緣。
    信心清凈通靈感,萬病俱銷釋業愆。
    文殊體,用普賢,活人歌裹現金仙。

    * 關于露門學的詩詞 描寫露門學的詩詞 帶有露門學的詩詞 包含露門學的古詩詞(19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