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歌籥舞屬年韶,鷺鼓鳧鐘展時豫。調露初迎綺春節,承云遽踐蒼霄馭。
賢相稱邦杰,清流舉代推。公才掩諸夏,文體變當時。賓吊翻成鶴,人亡惜喻龜。洛陽今紙貴,猶寫太沖詞。
春天寫景抒情組詩
傳聞峽山好,旭日棹前沂。雨色搖丹嶂,泉聲聒翠微。兩巖天作帶,萬壑樹披衣。秋菊迎霜序,春藤礙日輝。
金壇疏俗宇,玉洞侶仙群。花枝棲晚露,峰葉度晴云。斜照移山影,回沙擁籀文。琴尊方待興,竹樹已迎曛。
列位簪纓序,隱居林野躅。徇物爽全直,棲真昧均俗。若人兼吏隱,率性夷榮辱。地藉朱邸基,家在青山足。
楚客秋悲動,梁臺夕望賒。梧桐稍下葉,山桂欲開花。氣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長歌白水曲,空對綠池華。
禁苑春光麗,花蹊幾樹裝。綴條深淺色,點露參差光。向日分千笑,迎風共一香。如何仙嶺側,獨秀隱遙芳。
可嘆浮生促,吁嗟此路難。丘陵一起恨,言笑幾時歡。蕭索郊埏晚,荒涼井徑寒。誰當門下客,獨見有任安。
孟秋首歸路,仲月旅邊亭。聞道蘭山戰,相邀在井陘。屢斗關月滿,三捷虜云平。漢軍追北地,胡騎走南庭。
君不見昔日宜春太液邊,披香畫閣與天連。燈火灼爍九微映,香氣氛氳百和然。此夜星繁河正白,人傳織女牽牛客。宮中擾擾曝衣樓,天上娥娥紅粉席。
七夕節詠史
明君夢帝先,寶命上齊天。秦后徒聞樂,周王恥卜年。玉京移大像,金箓會群仙。承露調天供,臨空敞御筵。斗回迎壽酒,山近起爐煙。愿奉無為化,齋心學自然。
前年槿籬故,新作藥欄成。香草為君子,名花是長卿。水穿盤石透,藤系古松生。畫畏開廚走,來蒙倒屣迎。蔗漿菰米飯,蒟醬露葵羹。頗識灌園意,於陵不自輕。
春至鶬鹒鳴,薄言向田墅。不能自力作,黽勉娶鄰女。既念生子孫,方思廣田圃。閑時相顧笑,喜悅好禾黍。
君不見宜春苑中九華殿,飛閣連連直如發。白日全含朱鳥窗,流云半入蒼龍闕。宮中彩女夜無事,學鳳吹簫弄清越。
樂府神話抒情
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金闕曉鐘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花迎劍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獨有鳳凰池上客,陽春一曲和皆難。
唐詩三百首唱和
宮前石馬對中峰,云里金鋪閉幾重。不見露盤迎曉日,唯聞木斧扣寒松。
自顧衰容累玉除,忽承優詔赴銅魚。江頭鳥避青旄節,城里人迎露網車。長沙地近悲才子,古郡山多憶舊廬。更枉新詩思何苦,離騷愁處亦無如。
竇侍御,驥之子,鳳之雛。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寧君軀。
辭賦精選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詠物議論借古諷今
碧草逢春意,沅湘萬里秋。池要山簡馬,月凈庾公樓。磨滅馀篇翰,平生一釣舟。高唐寒浪減,仿佛識昭丘。
寧知待漏客,清夜此從容。暫別迎車雉,還隨護法龍。香煙輕上月,林嶺靜聞鐘。郢曲傳甘露,塵心洗幾重。
唐詩三百首初中古詩思鄉邊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