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露車的詩詞(728首)
361
《和祝鎰韻》 宋·李彌正
勞車發危坂,倦艘失飛湍。
滔滔褦襶子,疾走殊未闌。
鶴仙擺名宦,結廬松江干。
笑拍萍風浮,瞬視草露溥。
362
《壽傅憲》 宋·李商叟
籍甚何陽地,江山秀色連。
家聲自巖野,帝夢協臺躔。
彝鼎功鐫勒,衣冠喜接聯。
相門當出相,賢父又生賢。
363
《壽胡運使》 宋·劉閬風
青原連峰郁嵯峨,中產瑞石如金螺。
清淑之氣孕秀多,蜿蟺礴無偏頗。
間世人杰文星羅,六一鳴道繼雄軻。
忠簡名節森聱牙,乃孫所學能傳家。
364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365
《蓬萊行》 宋·錢公輔
蓬萊謫居香案吏,此語昔自微之始。
后人慷慨慕前芬,高閣雄名由此起。
一從圮廢知幾年,棟摧礎斷埋空山。
遺蹤馀址杳何處,惟有竹樹荒蕪閒。
366
《北邙行》 宋·釋法泉
前山后山高峨峨,喪車轔轔日日過。
哀歌幽怨滿巖谷,聞者潛悲薤露歌。
哀歌一聲千載別,孝子順孫徒泣血。
世間何物得堅牢,大海須彌竟磨滅。
367
《橫秋閣》 宋·王駜
地僻無車馬,新涼入醉鄉。
柳煙顰夕渚,蓮露泣秋塘。
懶聽能啼雁,閒披古錦囊。
物華隨處好,何必在瀟湘。
368
《題應天寺》 宋·王昌符
何事詩家稱翦裁,跨虛相繼有樓臺。
水涵春碧雨初霽,山露曉青云半開。
寶塔禮終僧室靜,粉墻題罷使車回。
此時欲結香蓮社,只為陶潛醉不來。
369
《寄蔣季莊》 宋·王淹
桃花水起問行舟,時不能留跡自留。
何有聲名呼子慎,儻能饑渴念之罘。
前車或和中涂廢,古井難持短綆求。
聞說下帷書已就,愿從繁露識春秋。
370
《煎茶》 宋·王翊龍
春霆發蕾抽新馥,榷吏窮搜不容粟。
是誰千金收寸芽,烹鼎車聲繞斜谷。
白云飄落甘露椀,清風吹破玉川屋。
平生此腹負將軍,空攬十年燈火讀。
371
《江瀆泛舟》 宋·吳中復
曉來一雨過池塘,江瀆祠前館宇涼。
翠水細風翻晝浪,紅蕖微露浥秋香。
欲停畫舫收船檝,旋折圓荷當羽觴。
逃暑豈須河朔飲,遲留車馬到斜陽。
372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373
《東州逸黨》 宋·顏太初
天之有常度,躔次絕乖離。
地之有常理,沈潛無變虧。
人之有常道,高下遵軌儀。
三才各定位,萬古永不移。
375
《海棠》 宋·張冕
海棠栽植遍塵寰,未必成都欲詠難。
山木瓜開千顆顆,水林檎發一攢攢。
初疑紅豆爭頭綴,忽覺燕脂眾手丸。
西蜀僧家根撥小,南荊宮舍樹支寬。
376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377
《老蘇先生挽詞》 宋·趙概
侍從推詞伯,君王問子虛。
早通金匱學,晚就曲臺書。
露泣時難駐,琴亡韻亦疏。
臧孫知有后,里閈待高車。
378
《挽雇學正》 宋·鄭居中
可惜病相如,誰尋封禪書。
雙親千里外,一葉九秋馀。
風露翻歸旐,麈埃鎖故廬。
虎丘山下路,會葬有鄉車。
379
《送杜靖國知連州》 宋·鄭俠
杜氏世德光無前,聲華行實相輝鮮。
蕢之職也在刀匕,親舉罰爵平公筵。
預之聞見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詩為郡守稱杜母,南陽之人今尚傳。
380
《陪宴相府得芍藥花有感》 元·張昱
醉吐車茵愧不才,馬前蝴蝶趁花回。
玉瓶盛露扶春起,錦帳圍燈照夜開。
垂白敢思溱洧贈,欹紅還是廟廊裁。
楊州何遜空才思,惟對高寒詠閤梅。
* 關于露車的詩詞 描寫露車的詩詞 帶有露車的詩詞 包含露車的古詩詞(72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