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露痕的詩詞(330首)

    261 《菱溪大石》 宋·歐陽修

    新霜夜落秋水淺,有石露出寒溪垠。
    苔昏土蝕禽鳥啄,出沒溪水秋復春。
    溪邊老翁生長見,疑我來視何殷勤。
    愛之遠徙向幽谷,曳以三犢載兩輪。

    262 《蝶戀花·碧落秋風吹玉樹》 宋·晏幾道

    碧落秋風吹玉樹,翠節紅旌,晚過銀河路。
    休笑星機停弄杼,鳳幃已在云深處。

    樓上金針穿繡縷,誰管天邊,隔歲分飛苦。
    試等夜闌尋別緒,淚痕千點羅衣露。

    263 《浣溪沙》 宋·晏幾道

    團扇初隨碧簟收,畫檐歸燕尚遲留。
    靨朱眉翠喜清秋。

    風意未應迷狹路,燈痕猶自記高樓。
    露花煙葉與人愁。

    264 《玉樓春》 宋·晏幾道

    紅綃學舞腰肢軟,旋織舞衣宮樣染。
    織成云外雁行斜,染作江南春水淺。

    露桃宮里隨歌管,—曲霓裳紅日晚。
    歸來雙袖酒成痕,小字香箋無意展。

    265 《題流香亭》 宋·賀鑄

    秋色朝來已十分,遠山清瘦露云根。
    芙蕖昨夜驚風雨,葉葉流香有淚痕。

    266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元·元好問

    翠葉輕籠豆顆均,胭脂濃抹蠟痕新。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紅可惜春。

    267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二首》 元·元好問

    翠葉輕籠豆顆勻,胭脂濃抹蠟痕新。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紅可惜春。

    268 《憶吹簫慢/鳳凰臺上憶吹簫》 宋·無名氏

    血灑霜羅,淚薄艷錦,伊方教我成行。
    漸望斷、斜橋暮柳,曲水歸云。
    月暗風高露冷,獨自才抵孤城。
    江南遠,今夜就中,愁損行人。

    269 《幔卷?》 清·朱彝尊

    桃葉舟回,楓林客去,西渚波千疊。
    見十里橫塘,幾陣涼飔,獨上小樓,柔腸斷絕。
    春信鶯花,秋期河漢,總是愁時節。
    悵碧海青天,夜色蒼涼,歸去明月。

    270 《姑蘇雜詠 香水溪(在吳故宮)》 明·高啟

    粉痕凝水春溶溶,暖香流出銅溝宮。
    月明曾照美人浴,影與荷花相向紅。
    玉肌羞露誰能見,只有鴛鴦窺半面。
    絳綃圍掩怯新涼,歸臥芙蓉池上殿。
    空洗鉛妝不洗妖,坐傾人國幾良宵。
    驪山更有湯泉在,千古愁魂一種銷。

    271 《姑蘇雜詠 真娘墓》 明·高啟

    金釵葬小墳,楊柳寺前村。
    已斷花間信,空歸月下魂。
    山鶯留曲韻,草露帶啼痕。
    車馬逢寒食,還來酹酒樽。

    272 《烏啄瘡驢歌》 宋·王禹偁

    商山老烏何慘酷,喙長于釘利于鏃。
    拾蟲啄卵從爾為,安得殘吾負瘡畜。
    我從去歲謫商於,行李惟存一蹇驢。
    來登秦嶺又巉嶺,為我馱背百卷書。

    273 《上寺留題》 宋·王禹偁

    松杉疏瘦簇山根,樓殿參差對郭門。
    不惜馬蹄來北寺,為憐熊耳在西軒。
    云生石砌搖寒影,泉汲銅瓶露凍痕。
    遷客頻來何所得,一叢修竹拂吟魂。

    274 《仲咸因春游商山下得三怪石輦致郡齋甚有幽趣》 宋·王禹偁

    詠盡千峰雪,吟行六里春。
    布多成暇政,方稱好閑身。
    物得商山下,形如震澤根。
    初期谷城叟,乍遇魏榆神。

    275 《跋方云臺文藁二十韻》 宋·劉克莊

    文人何瑣碎,夫子獨雄尊。
    擊水移南海,追風出大宛。
    黑潭龍怒起,碧宇鶻孤鶱。
    翕曶波濤涌,須臾電雹奔。

    276 《三衢舟次二首》 宋·白玉蟾

    柿葉翻黃楓葉紅,一江漲起蘆花風。
    水清石露沙痕瘦,日落雨來云意濃。
    詩思動搖帆影里,夢魂搖兀櫓聲中。
    黃昏有底愁如織,南外寄書無去鴻。

    277 《黃巖舟中》 宋·白玉蟾

    落船明月浸虛空,綠凈無痕夜氣濃。
    詩思浮沉檣影里,夢魂搖曳櫓聲中。
    星辰冷落碧潭水,鴻雁悲鳴白蓼風。
    一點漁燈依古巖,斷橋垂露滴梧桐。

    278 《次韻蘇門下寄題雪浪石》 宋·晁補之

    居庸滅烽惟留屯,時平更覺將軍尊。
    鈴齋看雪擁衲坐,急鼓又報邊城昏。
    百壺高宴梨栗圃,千里未盡桑麻村。
    天憐公老無以樂,一星飛墮從天門。

    279 《次歆琳老中秋月》 宋·毛滂

    玉斧修輪滅玷痕,金精鑄魄凝寒清。
    綴云都去秋心凈,囊露新添夜眼明。
    氣接瑤臺端可御,地漫銀漢定誰傾。
    何時天竺山前路,細聽煙崖墜子聲。

    280 《成都僧法舟為其祖師寶月求塔銘於惠州還過高》 宋·蘇轍

    少年能講大乘經,法施堂中不出扃。
    為許先師傳後世,徑從西海集南溟。
    忘身直犯黃茅瘴,滿意初成白塔銘。
    寄我淚痕歸萬里,遙知露滴澗松青。

    * 關于露痕的詩詞 描寫露痕的詩詞 帶有露痕的詩詞 包含露痕的古詩詞(33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