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露國的詩詞(875首)
562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565
《念奴驕》 宋·蘇軾
憑高眺望,見長空萬里,云無留跡。
桂魂非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瓊樓。
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
567
《牛口見月》 宋·蘇軾
掩窗寂已睡,月腳垂孤光。
披衣起周覽,飛露灑我裳。
山川同一色,浩若涉大荒。
幽懷耿不寐,四顧獨彷徨。
568
《中隱堂詩(SS〗并敘)》 宋·蘇軾
岐山宰王君紳,其祖故蜀人也,避亂來長安,而遂家焉。
其居第園有名長安城中,號中隱堂者是也。
予之長安,王君以書戒其子弟邀予游,且乞詩甚勤,因為作此五篇。
去蜀初逃難,游秦遂不歸。
571
《春風》 宋·王安石
春風吹園雜花開,青天露坐始此回。
一杯一杯復一杯,笑言溢口何歡咍。
古人白骨生青苔,我獨不飲何為哉。
何時出得禁酒國,壘麴便筑糟丘臺。
573
《忠獻韓公挽辭二首》 宋·王安石
心期自與眾人殊,骨相知非淺丈夫。
獨斡斗杓環帝座,親扶日轂上天衢。
鋤耰萬里山無盜,袞繡三朝國有儒。
爽氣忽隨秋露盡,但留陳跡在龜趺。
574
《忠獻韓公挽辭二首》 宋·王安石
兩朝身與國安危,曲策哀榮此一時。
木稼嘗聞達官怕,山頹果見哲人萎。
英姿爽氣歸圖畫,茂德元勛在鼎彝。
幕府少年今白發,傷心無路送露輀。
575
《送江寧彭給事赴闕》 宋·王安石
西江望士眾長兼,卓犖傳家在一男。
壯志異時開史牒,妙齡終日對書龕。
桂堂發策收科選,櫻苑頒詩豫宴酣。
大邑援琴聊試可,小州懷紱果才堪。
576
《夜渡湘水》 唐·孟浩然
一作崔國輔詩
客舟貪利涉,暗里渡湘川。
露氣聞芳杜,歌聲識采蓮。
榜人投岸火,漁子宿潭煙。
行侶時相問,潯陽何處邊。
578
《東宮壽詩》 宋·范成大
再造炎圖撫太寧,龍樓毓德會千齡。
三宮疊矩深邦本,兩曜重光炳帝庭。
自古東明陪出日,祗今南極是前星。
鈞天歲歲家人禮,長對瑤階第四蓂。
* 關于露國的詩詞 描寫露國的詩詞 帶有露國的詩詞 包含露國的古詩詞(87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