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霞蹤的詩詞(135首)
81
《浮槎山》 宋·釋用孫
山為浮來海莫沈,蕭梁曾此布黃金。
梵僧親指耆阇路,帝女歸傳達磨心。
地控好峰排萬仞,澗馀流水落千尋。
靈蹤斷處人何在,日夕云霞望轉深。
82
《劉阮洞》 宋·吳師正
天臺春暖蘭若馨,海榴噴血黃鳥鳴。
風晴雨霽洞天曉,畫屏有路游人行。
劉郎阮郎剡溪客,結們窮幽絕人跡。
洞口遙聞漱玉聲,時有飄英點溪碧。
83
《葛仙山》 宋·熊克
秋風吹我衣,秋水洗我心。
乘風直上葛仙頂,仙家樓閣煙霞深。
蓬萊何曾弱水隔,兜率有天才咫尺。
等閑拍手倚闌干,驚起蛟龍移窟澤。
84
《孫氏池亭》 宋·俞瑊
壁介山水間,幽棲愧尸祿。
眠食行坐處,山光水聲足。
嗟我心未厭,出郊搜勝躅。
嘗聞隱者居,未為人所目。
85
《游大滌》 宋·俞茂實
未了煙霞痼,來從大滌游。
一區藏世界,九鎖閟林丘。
寒翠霏霏起,春波慢慢流。
人間空岱岳,海上謾瀛洲。
86
《周玄初禱雨詩》 宋·張經
昆侖之西東海東,中有一士巢云松。
朱顏黑發神所鐘,服食雨露乘天風。
朝騎黃鶴天門穹,夜被紫霞棲崆峒。
人間有急歲有兇,裨補造化多其功。
87
《游玉笥山》 明·傅汝舟
玉笥開山遠,金壇瞰谷重。
靈光流世界,瑞氣渾春冬。
險澀千盤磴,參差百轉峰。
宿云長抱殿,游鶴不歸松。
88
《楸子樹》 明·郭登
窗前新栽楸子樹,去歲移自東君家。
根深土凍重莫致,挽以兩犍載一車。
方經旬日即蓓蕾,秋深結子如丹砂。
人言此特余氣耳,來歲未必能芬葩。
89
《留別壺公山人》 明·林敏
夙昔負靈異,齋沐營丹砂。
經年竟無成,乃知仙路賒。
為文何足道,說劍徒矜夸。
神情若飄風,浮海思乘槎。
90
《晦日稍次山谷》 明·林敏
清溪殊險豁,石瀨何淙淙。
尋源竟莫測,又復上幾重。
行處眾壑盡,望中天影空。
于焉倏含景,水木相玲瓏。
91
《訪龍洞》 明·孟洋
野情塵外愜,秋思馬前生。
去雁迷山色,懸藤落澗聲。
洞空千樹響,云細一花明。
漸覺人蹤絕,煙霞近赤城。
92
《鐘陵行》 明·錢王孫妻
濮陽書生有仙骨,往因合與神仙匹。
山頭邂逅瓊臺姬,沉吟繡繻甲障詩。
怪風裂屋天符下,采鸞謫向文簫嫁。
笑攜纖手歸鐘陵,茅茨棲隱垂古藤。
93
《贈隱者》 明·盛鳴世
只在高霞外,無人識去蹤。
伴猿棲一室,放鶴下孤峰。
丹灶云中火,青天夜半鐘。
平生長往意,相望不相從。
94
《寶山蘭若》 未知·王偁
山門隱松桂,花雨浮半空。
金仙青蓮居,乃在煙霞中。
石竹覆紫苔,四壁泉濛濛。
因窺一燈影,宴坐萬劫同。
眾籟清梵音,浮塵愧微蹤。
愿言別苦海,永矣投禪宮。
95
《舟中望匡廬》 未知·王偁
茲山東南美,植立云霞中。
九疊縈秀色,萬古青茸茸。
我懷志靈奇,絓帆喜相逢。
林端望飛瀑,天際數云峰。
98
《過木櫪觀》 宋·蘇軾
石壁高千尺,微蹤遠欲無。
飛檐如劍寺,?出劍門東,望上寺宇仿佛可見。
?古柏似仙都。
許子嘗高遁,行舟悔不迂。
99
《仙都山鹿》 宋·蘇軾
日月何促促,塵世苦局束。
仙子去無蹤,故山遺白鹿。
仙人已去鹿無家,孤棲悵望層城霞。
至今聞有游洞客,夜來江市叫平沙。
長松千樹風蕭瑟,仙宮去人無咫尺。
夜鳴白鹿安在哉,滿山秋草無行跡。
100
《寄題琴高臺》 宋·文天祥
涇水紺水深,古有神人潛。
靈鮪煦春藻,微波漾幽瀾。
朝岑翳長嵐,暮汛暖蒼煙。
回首宋康王,子今定何年。
* 關于霞蹤的詩詞 描寫霞蹤的詩詞 帶有霞蹤的詩詞 包含霞蹤的古詩詞(13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