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霜叢的詩詞(453首)

    421 《悼竹》 明·李東陽

    園南舊植千竿綠,高者如墻大如屋。
    風狂雨急墻屋翻,干折叢低共傾覆。
    忽驚舞罷鴻門會,怒斗紛紛碎蒼玉。
    復似驪山墜石余,數百書生葬坑谷。

    422 《下營曉行二首》 宋·方回

    霜鍥駝裘耳欲冰,誰家先我已宵興。
    道傍籬落遮叢筱,隔火熒熒見一燈。

    423 《靈隱寺行呈伏虎巖》 宋·方回

    蓬萊水淺塵幾揚,歷劫不動此道場。
    黃金何年佛氏土,白云自古仙人鄉。
    吾故不能知鴻荒,嘗聞許由避陶唐。
    南巡會稽憶夏后,西渡浙水傳秦皇。

    424 《孔府判野耘嘗宦云南今以余瘴多病意欲休官因》 宋·方回

    萬里蠶叢國,西南出漏天。
    吐蕃唐徼接,越巂漢疆連。
    參井星躔外,岷峨雪界邊。
    {左牛右羊}船元下粵,劍棧忽朝燕。

    425 《九月二十二日曉倚樓》 宋·方回

    北斗掛樓北,曉柄正指東。
    乃知今夕昏,移以招西風。
    南州霜未降,九月已過中。
    候蟲既無聲,天猶遲過鴻。

    426 《落葉》 宋·顧逢

    秋林霜后紅,恰與染來同。
    風雨一番過,亭臺幾樹空。
    亂飄窗紙上,流出水溝中。
    待看春三月,濃陰萬綠叢。

    427 《二色芙蓉花》 宋·顧逢

    拒霜一樹碧叢叢,兩色花開迥不同。
    疑是酒邊西子在,半醒半醉立西風。

    428 《有野人來獻石蟬以二千錢償以之因成拙詩》 宋·郭印

    二儀肅陰氣,草木凋零盡。
    爾生巖石間,叢密不自隕。
    綠葉抽紫莖,族與秋蘭近。
    蟬聯無數花,未覺霜飚緊。

    429 《木芙蓉》 宋·黃庚

    芙蓉一帶繞池塘,萬綠叢中簇艷妝。
    錯認園林春富貴,不知葉底有風霜。

    430 《種菜》 宋·李復

    同墻茅屋來,有地十畝余。
    蒿蓬雜毒草,壅闇惡木俱。
    歲久人跡絕,亂穴狐虺居。
    今晨杖藜出,顧步良躊躇。

    431 《和人筍詩》 宋·李復

    葛陂龍去已千年,每見遺孫出是間。
    未遇嚴霜懷節久,因生平地立身難。
    長崖氣潤云藏角,暗谷叢深霧養斑。
    春晚向空重籜盡,卻驚高意不能攀。

    432 《蜀阜精廬無風自涼方欣然出戶見生雞將雛砌外》 宋·錢時

    檐葡凈如洗,蒼筤清且深。
    依巖自幽潤,況無日影侵。
    亭午一升階,忽若投凌陰。
    涼氣颯以入,肅肅生衣襟。

    433 《和顏北城梅花韻》 宋·丘葵

    白發寒叢裹,疏枝的爍明。
    風霜半夜后,南北一時晴。
    冷淡吟邊景,啁嘈夢裹聲。
    園中幾許樹,獨汝最關情。

    434 《詠梅五十首呈史尚書》 宋·釋紹嵩

    木落霜空眼底寬,一枝相映竹叢寒。
    不須更覓吳州畫,鏡裹云山且共看。

    435 《老大》 宋·釋文珦

    老大偏多感,那堪客路中。
    凄涼經月病,安忍地生空。
    衰草凝霜白,高楓借日紅。
    今朝方暫起,先問菊花叢。

    436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節棱棱而老松之孤,心空空兮修竹之癯。
    雪霜之氣,丘壑之軀。
    云水之去就,叢林之典模。
    放開來底,相識也無。

    437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妙出名象,非心非相。
    混融古今,是相是心。
    發白曉霜厚,眼寒秋水深。
    寄語山形拄杖子,大家相伴做叢林。

    438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石上足蟠,人間念乾。
    秋生眼角,喜入眉端。
    丘壑之身心磈磊,叢林之肝膽衰殘。
    澗月依稀,夜霜濯磨而氣韻清白;巖松偃蹇,

    439 《偈頌七十八首》 宋·釋正覺

    內若不動,外必不亂,個是叢林知有漢。
    而今識得不為冤,自家兵馬何須戰。
    心因不生境緣斷,體若虛空勿崖岸。
    霜天皎月上中峰,一段光明洗癡暗。

    440 《偈頌二十一首》 宋·釋智愚

    年垂九十礙叢林,歷心風霜歲月深。
    妙蘊豈能超佛祖,寸衷端可格天心。

    * 關于霜叢的詩詞 描寫霜叢的詩詞 帶有霜叢的詩詞 包含霜叢的古詩詞(45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