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霄門的詩詞(510首)
481
《送友人孔濟之之金華》 宋·林景熙
余子紛紛氣可吞,青霄萬里合孤騫。
藻芹池冷三年客,絲竹堂高幾世孫。
前輩修名似山斗,斯文清氣在乾坤。
故人要路如相問,為說蒼苔獨閉門。
485
《師安撫生日》 宋·晁公溯
鼻祖始謀遠,承家積慶長。
青霜元不墜,玉樹久逾芳。
氣驗三嵎秀,祥占五世昌。
向來蜀父老,久憶漢文章。
486
《諸君以詩見壽用師伯渾韻為謝》 宋·晁公溯
遠游天臺登玉霄,蓬萊仙人宜可招。
君詩持此為我壽,愛君學問皆富饒。
有如翠駮與紫燕,穆王畫圖昔曾見。
只今豈合地上行,霜蹄去曳吳門練。
老夫惟思云夢州,煙波渺渺非子愁。
湖中卉木足驅使,歸求橘奴買千頭。
489
《送程侍御二首》 宋·方回
大門賢步父,共載曲江春。
談笑今如夢,東南有此人。
竹林猶小阮,蓮社已遺民。
老死看公等,煙霄要路津。
490
《題徐仲彬達觀亭》 宋·方回
乾涵坤毓萬匯夥,獨得為人賴鈞播。
八尺身為天地贅,一寸心將天地裹。
道眼自應非肉眼,以心觀物無不可。
靈臺光塵日月縣,肯使一絲掛塵堁。
491
《送岳德裕如大都》 宋·方回
岳忠武王炎興中,才跨光世俊世忠。
人見百戰百勝功,孰知洙泗儲心胸。
奸檜忮忍摧英雄,秦賊之臭傳無窮。
忠武馨香向不同,鬼神呵護垂箕弓。
492
《題善寺》 宋·顧逢
英臺修讀地,舊刻字猶存。
一閣出霄漢,萬松連寺門。
洞深云氣冷,池淺鹿行潭。
山下流來水,風雷日夜喧。
493
《和元守中秋月夜韻》 宋·郭印
曩為癡兒未識月,夜明喚作山陰雪。
翻笑老人立其下,皓彩亭亭映華發。
晦朔弦望總不知,三五那能問盈缺。
有時暮宿招提境,插天不愛金銀塔。
494
《次韻袁艮所投贈》 宋·陸文圭
意氣沖霄義薄云,白頭傾蓋即相親。
耳邊久不聞瑰論,眼底初驚見玉人。
歷代文章空自變,致君風俗歲時淳。
世間別有經綸手,不屬柴門老病身。
496
《偈頌八十七首》 宋·釋慧開
靈山大法王,末運希所遇。
聲名遍天下,乾坤恣獨步。
草鞋掛龍休,三宣渾不顧。
凌滅曹源生,訓徒參活句。
宗門個樣師,熟不生戀慕。
天庭重降勅黃來,凌霄峰頂施甘露。
497
《贈郎德父》 宋·釋紹嵩
衣弊履穿不諱窮,籬門和竹夾西東。
閑棲已合稱高士,發興真成繼庾公。
人世鶴歸雙鬢上,丹霄路在五言中。
卻須袖取經綸手,深入蘆花作釣翁。
498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風蕭蕭,雨蕭蕭。
山云漠漠,庭葉飄飄。
普天匝地,祖意活鱍鱍。
滿眼滿耳,心印何昭昭。
便與么去,衲僧門下,大故相遼。
行到水窮山盡處,可中別有路通霄。
500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途中久客憶家山,一線蹊通入翠寒。
望處霽云收青練,跨門殘月墮金盤。
十虛俱殞眼方闊,三世齊吞肚覺寬。
變化鯤鵬底時節,霄程九萬看風摶。
* 關于霄門的詩詞 描寫霄門的詩詞 帶有霄門的詩詞 包含霄門的古詩詞(51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