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禱雨旃檀林,慈云賜我三日霖。今年包山小湖寺,更得因緣禮大士。小湖氣象似寶陁,怪石列岸騰嵯峨。近山一抹橫修蛾,遠山點滴浮青螺。
江左承南渡,當陽控上流。平時稱用武,今日更防秋。六代規摹古,三江險厄周。高憑隆屏翰,下瞰握襟喉。
同年進士同壇僧,暫聯戢戢如浮萍。一從仕版祗事役,往往牢落如膽星。假能作意篤恩好,言語不過時芳馨。死一貴賤兩乖角,黃鐘可扣非柔莛。
西山忽作暮卷勢,長蜺噀水驅炎暉。雷車震動吹海立,火傘退避如鹢飛。天公不憚翻覆手,客醉何惜淋浪衣。云收暑退夜空闊,歸路已覺星河稀。
高廟中興初十年,大參內制余百篇。心聲之發動夷夏,手澤所存傳子孫。得其傳者孫之嫡,參自道根至枝葉。一元生二二生三,萬特取千千取百。
烈烈李公,實備全德。義動幽明,氣貫金石。扈蹕敵營,爰究忠烈。杞人之憂,廢立大厄。
應門斯御,雉扇爰開。人瞻日月,澤動云雷。同風三代,均禧九垓。歡心允洽,時詠康哉。
於昭上穹,臨下有光。羽翼五佐,周流八荒。誰其饗之,時文對揚。虞經夏典,茲禮未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