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雪雖爐的詩詞(58首)

    41 《病中書懷呈友人》 唐·溫庭筠

    逸足皆先路,窮郊獨向隅。
    頑童逃廣柳,羸馬臥平蕪。
    黃卷嗟誰問,朱弦偶自娛。
    鹿鳴皆綴士,雌伏竟非夫。

    42 《臘中作》 唐·李中

    冬至雖云遠,渾疑朔漠中。
    勁風吹大野,密雪翳高空。
    泉凍如頑石,人藏類蟄蟲。
    豪家應不覺,獸炭滿爐紅。

    43 《聞無相道人順世五首》 唐·貫休

    一事不經營,孤峰長老情。
    惟餐橡子餅,愛說道君兄。
    池藕香貍掘,山神白日行。
    又聞行腳也,何處化群生。

    44 《聞無相道人順世五首》 唐·貫休

    一事不經營,孤峰長老情。
    惟餐橡子餅,愛說道君兄。
    池藕香貍掘,山神白日行。
    又聞行腳也,何處化群生。

    45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絶,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46 《沔陽秩滿北上漢水舟中感舊書懷卻寄污郡諸寮》 明·李濂

    我本山海姿,躬耕嵩少陽。
    八歲學籀篆,十歲《急就章》。
    孺小不知難,欲升鐘索堂。
    波磔竟無成,臨池心內傷。

    47 《白水山佛跡巖(羅浮之東麓也,在惠州東北二》 宋·蘇軾

    何人守蓬萊,夜半失左股。
    浮山若鵬蹲,忽展垂天羽。
    根株互連絡,崖嶠爭吞吐。
    神工自爐鞲,融液相綴補。

    48 《病中排悶》 宋·陸游

    面骨崢嶸鬢雪新,承平版籍有遺民。
    心雖愿繼無傳學,力不能支已廢身。
    開卷眼昏如隔霧,擁爐肺渴欲生塵。
    老龐亦有兒孫念,付與天公不問人。

    49 《史院書懷》 宋·陸游

    後死與斯文,猶能讀典墳。
    雖慚千載事,要是一生勤。
    石磑霏霏雪,銅爐裊裊云。
    扶衰又秋晚,何以報吾君?

    50 《示福孫井示喜曾》 宋·陸游

    北商久不通,犁棗罕登盤;山舍惟有橘,瑣細如彈丸,此外則柿栗,收拾猿鳥殘。
    雖無龐翁話,兒孫亦團欒。
    今歲雨雪晚,歲莫始大寒,二稚乃可憐,不訴衣襦單。
    地爐有微火,誦書到更闌。
    我老多感慨,賴汝差自寬。

    51 《惜別贈子中昆仲二首》 宋·張耒

    寒云崩騰不成雪,北風吹窗燈半滅。
    病來廢飲臥無眠,一夜吟詩聲不絕。
    南城三俊生契闊,想對寒爐掉吟舌。
    留行一日誰有情,慰我與君千里別。

    52 《登繩金塔望廬山》 明·楊基

    過魯必謁岱,入洛須望嵩。
    嗟余夜半入彭蠡,月黑不見香爐峰。
    明登望湖亭,雨氣何空蒙。
    山僧指點笑五老,正在煙云中。

    53 《次李信州七十韻》 宋·華岳

    挺挺萬人杰,堂堂間世賢。
    胸中兵十萬,足下客三千。
    揚賦希三嘆,坡詩和百篇。
    錦囊華似袞,采筆大如椽。

    54 《集賢張相國誕辰頌德十韻》 宋·宋庠

    顥印傳侯刻,圯編翊帝圖。
    還生王國佐,來煥泰階符。
    瑞紱雙嬰觡,祥蓬四射弧。
    從龍參震邸,附鳳入星樞。

    55 《館宿》 宋·孔武仲

    啾啾檐間雀,側翅相悲鳴。
    歲晏寒雖壯,云稀雪未成。
    同舍布路歸,禁扃斷人行。
    敗箕摧殘葉,傴僂一老兵。
    念非太瀟灑,安得耳目清。
    爐焰久更高,宵鼓動嚴城。

    56 《趙忠州有苦寒懶起之句和其韻》 宋·陳文蔚

    生息同宇宙,形骸通物我。
    天寒雪盈尺,灶冷爐無火。
    酒面生紅光,花枝嬌阿娜。
    雖然太守樂,亦要民安妥。

    57 《遡蛺詩》 宋·鄧深

    臚言峽山天下奇,欲觀愁隔三千里。
    常恐因循孤此興,非假夤緣那得至。
    偶逢月湖起仕宦,正指夔門愁凋敝。
    忻然謂我便登陸陟。

    58 《已卯冬日陳世崇來訪仰山寺》 宋·釋祖欽

    千里相尋慰寂寥,未嫌風雪路迢迢。
    廬山雖好且休去,更撥寒爐話一宵。

    * 關于雪雖爐的詩詞 描寫雪雖爐的詩詞 帶有雪雖爐的詩詞 包含雪雖爐的古詩詞(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