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雪作臺的詩詞(428首)

    401 《桐柏觀三井龍潭下為瀑布》 宋·韓元吉

    一水赴壑如奔雷,兩山壁立堅誰開。
    山高石限水不去,萬古斗怒何轟豗。
    盤渦散作鐘與釜,往往石上相縈回。
    泓渟歲久深莫測,人言海眼良可猜。

    402 《游白云山海會寺》 宋·王之道

    龍舒富山水,白云又其角。
    七峰互回環,仰見天一握。
    古木森建幢,蒼藤大張幄。
    初疑翠黛掃,頗類青玉琢。

    403 《再用前韻謝張濟之見和》 宋·王之道

    我欲訪蓬萊,長笑挹浮丘。
    此身插兩翼,冷然御颼颸。
    樓臺聳瓊瑤,草木叢珠球。
    周旋於其間,不知塵世憂。

    404 《趙公子舞劍歌》 元·楊維楨

    趙公子,千人英。
    讀書萬卷愁無成,負此長身九尺如長城。
    雪芙蓉,玉青驄,我將挾爾成大功。
    腰纏十萬欲何往,直上北臺觀虎龍。

    405 《龍潭》 宋·陳師道

    清淵下無際,落日回風瀾。
    凜然毛發直,敢以笑語干。
    坡陀百尺臺,蔥翠萬木蟠。
    驚飆振積葉,清霜作朝寒。

    406 《答李丞用其韻》 宋·李新

    四時秋色可春回,古鐵囊空信短才。
    紙尾依隨丞不負,天西窮絕客何來。
    頑云垂翼山碉暗,蕎麥饒花雪嶺開。
    投老播流情味惡,孤城移作望鄉臺。

    407 《往銀山深道亡寺觀暮投宿民居》 宋·李新

    入谷清光寒刮眼,遠分蒼樹繞樓臺。
    急鏘環佩豀流迅,晚下牛羊雪跡開。
    山影不隨云影轉,竹聲長作雨聲來。
    野梅弄色何人愛,空抱幽香沒草來。

    408 《東山行》 宋·李石

    龍池山頭喚龍起,見說花開龍亦喜。
    喜將一雨洗山光,曉漲初分兩谿水。
    東山渡橋煙霞簇,山半亭臺艷桃李。
    入門一徑海棠花,紅玉為枝霞作蕊。

    409 《游龍瑞宮》 宋·樓鑰

    隔山望危石,老面凜如鐵。
    路回兩屏開,見此高嵽嵲。
    偉哉名公卿,峩冠會朝列。
    又如鼓迅霆,玄云助擊烈。

    410 《再次仁季詠梅韻》 宋·曹彥約

    衙官桃李列芳臺,豈有凡花敢并梅。
    雅健巧妨各動自,參差能作數番開。
    爭先照眼春無限,索笑關心日幾回,莫道暗香非是雪,許多蜂蝶不知來。

    411 《江漢亭百韻》 宋·鄭清之

    山川自高深,開避由邃古。
    長江瀉岷峨,橫亙截區宇。
    東流為沔津,疏鑿仗神禹。
    襟帶成奧區,都會稱鄂渚。

    412 《銅雀研》 宋·周文璞

    君王有遺令,婢子守空臺。
    遙望西陵下,漆燈照鴆杯。
    玉顏闕釵澤,松柏生悲哀。
    低吟短歌行,想像奸雄才。

    413 《錢塘八月潮》 宋·陳允平

    五丁椎碎爛銀堆,注作東南水一杯。
    秋半忽疑天外雪,夜深俄聽月中雷。
    大鵬擊浪驚龍臥,老蜃噓云誤燕來。
    日日濤頭多拱北,至尊元在郁簫臺。

    414 《鐵笛行贈丁云屋》 宋·黎廷瑞

    斗牛之墟有伏龍,寶氣夜起天為虹。
    雷公往矣不再逢,潭底高臥吟秋風。
    忽羞珠宮薄且闕,返形化作紅爐雪。
    背負七星雷吐舌,五色石墮天驚裂。

    415 《素馨》 宋·董嗣杲

    負得劉王侍女稱,何年鐘作塚魂英。
    月娥暗吐溫柔態,海國元標悉茗名。
    翠髻云鬟爭點綴,風香露屑斗輕盈。
    分明削就梅花雪,誰在瑤臺醉月明。

    416 《素馨花》 宋·董嗣杲

    負得劉王侍女稱,何年鐘作塚魂英。
    月娥暗吐溫柔態,海國元標悉茗名。
    翠髻云鬟爭點綴,風香露屑斗輕盈。
    分明削就梅花雪,誰在瑤臺醉月明。

    417 《送商府判》 宋·華岳

    比年十月君初來,梅花破雪迎君開。
    自從佐劍壽民脈,凋山瘵水皆春臺。
    去年七月君開府,燕燕鶯鶯為君舞。
    五月盡蟄潭底龍,千里應無市中虎。

    418 《大霧》 當代·錢鐘書

    連朝濃霧如鋪絮,已識嚴冬釀雪心。
    積氣入渾天未剖,垂云作海陸全沉。
    日高微辨樓臺影,人靜遙聞雞犬音。
    病眼更無花恣賞,待飛六出付行吟。

    419 《水圖詩壽王丞相》 宋·項安世

    水于天地間,體物而不倚。
    其數為天一,眾有之所始。
    其辰為壬癸,重任之所揆。
    其德為智端,非非而是是。

    420 《過大包閣寄夏漕致宏》 宋·張嵲

    積雪天欲晴,山深霧猶擁。
    大包誰締結,架壑一何聳。
    崖傾石路仄,峽束驚波涌。
    垂堂尚何言,顛墜虞接踵。

    * 關于雪作臺的詩詞 描寫雪作臺的詩詞 帶有雪作臺的詩詞 包含雪作臺的古詩詞(42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