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雨須的詩詞(3239首)

    741 《贈湖南李思齊處士》 唐·韓偓

    兩板船頭濁酒壺,七絲琴畔白髭須。
    三春日日黃梅雨,孤客年年青草湖。
    燕俠冰霜難狎近,楚狂鋒刃觸凡愚。
    知余絕粒窺仙事,許到名山看藥爐。

    742 《鵲》 唐·韓偓

    偏承雨露潤毛衣,黑白分明眾所知。
    高處營巢親鳳闕,靜時閑語上龍墀。
    化為金印新祥瑞,飛向銀河舊路岐。
    莫怪天涯棲不穩,托身須是萬年枝。

    743 《八月六日作四首》 唐·韓偓

    日離黃道十年昏,敏手重開造化門。
    火帝動爐銷劍戟,風師吹雨洗乾坤。
    左牽犬馬誠難測,右袒簪纓最負恩。

    744 《即目》 唐·韓偓

    書墻暗記移花日,洗甕先知醞酒期。
    須信閑人有忙事,早來沖雨覓漁師。

    745 《贈湖南李思齊處士》 唐·韓偓

    兩板船頭濁酒壺,七絲琴畔白髭須。
    三春日日黃梅雨,孤客年年青草湖。
    燕俠冰霜難狎近,楚狂鋒刃觸凡愚。
    知余絕粒窺仙事,許到名山看藥爐。

    746 《渚宮立春書懷》 唐·吳融

    春候侵殘臘,江蕪綠已齊。
    風高鶯囀澀,雨密雁飛低。
    向日心須在,歸朝路欲迷。
    近聞驚御火,猶及灞陵西。

    747 《秋事》 唐·吳融

    江天暑氣自涼清,物候須知一雨成。
    松竹健來唯欠語,蕙蘭衰去始多情。
    他年擬獻書空在,此日知機意盡平。
    更欲輕橈放煙浪,葦花深處睡秋聲。

    送別

    748 《湖州溪樓書獻鄭員外》 唐·吳融

    危檻等飛檣,閑追晚際涼。
    青林上雨色,白鳥破溪光。
    目以高須極,心因靜更傷。
    唯公舊相許,早晚侍長楊。

    749 《和韓致光侍郎無題三首十四韻》 唐·吳融

    珠佩元消暑,犀簪自辟塵。
    掩燈容燕宿,開鏡待雞晨。
    去懶都忘舊,來多未厭新。
    每逢憂是夢,長憶故延真。

    750 《即事》 唐·吳融

    抵鵲山前云掩扉,更甘終老脫朝衣。
    曉窺青鏡千峰入,暮倚長松獨鶴歸。
    云里引來泉脈細,雨中移得藥苗肥。
    何須一箸鱸魚膾,始掛孤帆問釣磯。

    751 《高侍御話及皮博士池中白蓮因成一章寄博士兼奉呈》 唐·吳融

    白玉花開綠錦池,風流御史報人知。
    看來應是云中墮,偷去須從月下移。
    已被亂蟬催晼晚,更禁涼雨動褵褷。
    習家秋色堪圖畫,只欠山公倒接z5.

    752 《投長沙裴侍郎》 唐·杜荀鶴

    此身雖賤道長存,非謁朱門謁孔門。
    只望至公將卷讀,不求朝士致書論。
    垂綸雨結漁鄉思,吹木風傳雁夜魂。
    男子受恩須有地,平生不受等閑恩。

    753 《和友人寄長林孟明府》 唐·杜荀鶴

    為政為人漸見心,長才聊屈宰長林。
    莫嫌月入無多俸,須喜秋來不廢吟。
    寒雨旋疏叢菊艷,晚風時動小松陰。
    訟庭閑寂公書少,留客看山索酒斟。

    754 《聽趙秀才彈琴》 唐·韋莊

    滿匣冰泉咽又鳴,玉音閑澹入神清。
    巫山夜雨弦中起,湘水清波指下生。
    蜂簇野花吟細韻,蟬移高柳迸殘聲。
    不須更奏幽蘭曲,卓氏門前月正明。

    755 《殘花(一作于鄴詩)》 唐·韋莊

    和煙和露雪離披,金蕊紅須尚滿枝。
    十日笙歌一宵夢,苧蘿因雨失西施。

    756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唐·韋莊

    滿街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簾花樹動,女郎撩亂送秋千。
    雕陰寒食足游人,金鳳羅衣濕麝薰。
    腸斷入城芳草路,淡紅香白一群群。

    寒食節踏青寫景

    757 《贈峨嵋山彈琴李處士》 唐·韋莊

    峨嵋山下能琴客,似醉似狂人不測。
    何須見我眼偏青,未見我身頭已白。
    茫茫四海本無家,一片愁云飏秋碧。

    758 《贈峨嵋山彈琴李處士》 唐·韋莊

    峨嵋山下能琴客,似醉似狂人不測。
    何須見我眼偏青,未見我身頭已白。
    茫茫四海本無家,一片愁云飏秋碧。

    759 《雁》 唐·黃滔

    楚岸花晴塞柳衰,年年南北去來期。
    江城日暮見飛處,旅館月明聞過時。
    萬里風霜休更恨,滿川煙草且須疑。
    洞庭云水瀟湘雨,好把寒更一一知。

    760 《壺公山(古老相傳古仙姓陳名壺公于此山成道因而名焉)》 唐·黃滔

    八面峰巒秀,孤高可偶然。
    數人游頂上,滄海見東邊。
    不信無靈洞,相傳有古仙。
    橘如珠夏在,池象月垂穿。

    * 關于雨須的詩詞 描寫雨須的詩詞 帶有雨須的詩詞 包含雨須的古詩詞(323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