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雨帽的詩詞(407首)
322
《登薊門用家則堂韻》 宋·汪元量
薊門高處小凝眸,雨后林巒翠欲流。
車笠自來還自去,笳簫如怨復如愁。
珍珠絡臂夸燕舞,紗帽蒙頭笑楚囚。
忽憶舊家行樂地,春風花柳十三樓。
325
《題富好禮所畜村樂圖》 明·劉基
我昔住在南山頭,連山下帶清溪幽。
山巔出泉宜種稻,繞屋盡是良田疇。
家家種田恥商販,有足懶踏縣與州。
西風八月淋潦盡,稻穗崿比無蝗蟊。
326
《廬山》 明·唐寅
匡廬山高高幾重,山雨山?濃復濃。
燒丹未住屏風迭,騎驢來看香爐峰。
江上烏帽誰渡水,巖際白衣人采松。
古句磨崖留歲月,讀之漫滅為修容。
327
《登廬山》 明·唐寅
匡廬山高高幾重,山雨山煙濃復濃。
移家欲往屏風疊,騎驢來看香爐峰。
江上烏帽誰涉水,巖際白衣人采松。
古句摩崖留歲月,讀之漫滅為修容。
328
《贈吳居易別》 明·楊基
黃梅雨晴桑重綠,南風楝花開蔌蔌。
故人謁我此山隈,帶束烏犀帽輕縠。
入門相顧如夢寐,名姓雖忘面仍熟。
久之稍稍憶舊游,尚恐非真問童仆。
329
《寄題水西草堂》 明·楊基
鴛鴦湖東武塘西,桃花滿川蒲葉齊。
春風二月微雨霽,鵝鴨拍水黃鶯啼。
推窗只見參差柳,柳色波光淡于酒。
烏紗官帽半籠頭,紫竹漁竿長在手。
330
《翟好問》 明·楊基
愛爾山城隱,柴門對縣衙。
酒資千畝苧,生計一園瓜。
雨步荷巾濕,風吟席帽斜。
時時扶短杖,看竹到東家。
331
《瓜洲逢丘克莊》 明·楊基
江水靚如空,江華冷未紅。
憐予猶客里,羨汝已鄉中。
白苧青衫雨,烏紗短帽風。
不須搖艇子,垂釣五湖東。
332
《憶北山梨花(并序)》 明·楊基
去年清明花正繁,騎馬曉出神策門。
千桃萬李看未了,小徑更入梨花村。
低枝初開帶宿雨,高樹爛日迷朝暾。
柔膚凝脂暖欲滴,香髓人面春無痕。
333
《湘陰廟梨花(有序)》 明·楊基
平生厭看桃與李,惟有梨花心獨喜。
海雪樓前雪一株,歲歲清明醉花底。
北山岡下花最盛,千樹玲瓏圍綠水。
前年騎馬賞花處,我與河東兩人耳。
334
《九日》 宋·陳造
樽俎天風度,亭高眼界寬。
江山對吹帽,煙雨入憑欄。
蟻酒傾靈液,霜花碎辟寒。
樂長回過雁,香細靄雙狻。
樂事酬佳節,千金命一歡。
燈前喚歸騎,星漢已闌干。
336
《九日登樓》 宋·陳造
縣曹逢節猶忙迫,陰雨乘秋每接連。
九日歡娛異前日,幾年晴霽有今年。
湖山入座褰珠箔,萸菊挼香薦玉船。
帽委西風判一醉,故人應未笑華顛。
337
《九日不出魏衍見過》 宋·陳師道
九日登臨迫閉藏,老懷無恨自凄涼。
山頭落帽風流絕,壁面稱詩語笑香。
沖雨肯來尋此老,拂床聊待熟黃粱。
獨無樽酒為君壽,正使秋花未肯黃。
338
《和人九日詩》 宋·李廌
三徑就荒陶令宅,兩峰高并杜翁情。
悲秋不奈黃花好,落帽誰憐白發生。
遠岫薄云收細雨,晚林丹葉弄新晴。
登臨府仰寰區隘,欲駕風輪更上征。
339
《從辟滬南道中曉征三首》 宋·李新
貂裘紫帽日程程,不得修途一紙平。
作雪曉天梅萼重,壓塵小雨馬蹄輕。
隨身詩酒三勁敵,入眼山川幾畫屏。
到日未須投我轄,為燒蘭水濯繁纓。
340
《南樓》 宋·李彌遜
百尺危樓枕水濱,風煙入眼亂紛紛。
趁虛漁唱來成市,入垅田歌去作群。
閣雨云深山著帽,駕潮風急浪翻云。
寄言殘夜明樓月,莫負胡床老使君。
* 關于雨帽的詩詞 描寫雨帽的詩詞 帶有雨帽的詩詞 包含雨帽的古詩詞(40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