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雨力的詩詞(1550首)
222
《雨寒》 宋·楊時
天幕陰云積,蕭蕭雨正霪。
泥污關市寂,水入御溝深。
破屋寒侵骨,哀弦凍絕音。
更愁風力健,瘦怯不能禁。
223
《過雨頂山》 宋·袁說友
直上風頂山,如接天上主。
環觀千里內,此山峙為主。
循披下山脊,翠石滿原膴。
巉巖巧雕刻,詭特效蟠舞。
224
《連雨》 宋·袁說友
一月長晴窘漕渠,更留殘暑要驅除。
飄風也解終朝久,驟雨新添二尺余。
但覺天公真有意,不知民力已潛紓。
田家是處均膏澤,兩岸歡吟使者車。
226
《仲春既晴復雨》 宋·曾豐
東君無力破天慳,紅紫遭時得志難。
多可幸然風借暖,少恩傷是雨遺寒。
云云無謂鶯情沮,仆仆何之蝶意闌。
爛賞未酬無慍見,計春之日限猶寬。
229
《相和歌辭·楚妃嘆》 唐·張籍
湘云初起江沉沉,君王遙在云夢林。
江南雨多旌旗暗,臺下朝朝春水深。
章華殿前朝萬國,君心獨自終無極。
楚兵滿地能逐禽,誰用一身繼筋力。
西江若翻云夢中,麋鹿死盡應還宮。
232
《雜曲歌辭·楊柳枝》 唐·齊己
鳳樓高映綠陰陰,凝碧多含雨露深。
莫謂一枝柔軟力,幾曾牽破別離心。
館娃宮畔響廊前,依托吳王養翠煙。
劍去國亡臺榭毀,卻隨紅樹噪秋蟬。
233
《雜曲歌辭·楊柳枝》 唐·薛能
華清高樹出離宮,南陌柔條帶暖風。
誰風輕陰是良夜,瀑泉聲畔月明中。
洛橋晴影覆江船,羌笛秋聲濕塞煙。
閑想習池公宴罷,水蒲風絮夕陽天。
235
《直中書省》 唐·韋承慶
清切鳳凰池,扶疏雞樹枝。
唯應集鸞鷺,何為宿羈雌。
大造乾坤辟,深恩雨露垂。
昆蚑皆含養,駑駘亦驅馳。
236
《夜發三泉即事》 唐·蘇颋
暗發三泉山,窮秋聽騷屑。
北林夜鳴雨,南望曉成雪。
只詠北風涼,詎知南土熱。
沙溪忽沸渭,石道乍明滅。
238
《奉和喜雪應制》 唐·徐安貞
兩宮齋祭近登臨,雨雪紛紛天晝陰。
只為經寒無瑞色,頓教正月滿春林。
蓬萊北上旌門暗,花萼南歸馬跡深。
自有三農歌帝力,還將萬庾答堯心。
* 關于雨力的詩詞 描寫雨力的詩詞 帶有雨力的詩詞 包含雨力的古詩詞(155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