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雅引的詩詞(136首)
61
《西都賦》 兩漢·班固
漢之西都,在于雍州,實曰長安。
左據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華、終南之山。
右界褒斜、隴首之險,帶以洪河、涇、渭之川。
眾流之隈,汧涌其西。
敘事議論
62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64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65
《耆英會詩》 宋·王拱辰
西都山水天下奇,神嵩景室環清伊。
甫申間氣秀不絕,生賢會堅昌明時。
衣冠占數盛文雅,臺符卿月光離離。
魏京雄奧壓幽朔,游宮御府嚴天威。
66
《送時漕大卿淮四檢法》 宋·崔與之
卿月高華照楚墟,澄清雅意見登車。
星分屯壘云中戍,風引艅艎塞下儲。
十二聚民行惠政,三千議獄謹刑書。
最聲烜赫流聰纊,圣詔今朝下玉除。
68
《齊天樂 壽王伯起》 元·張伯淳
庭柯一葉炎曦淡,秋光宦情相似。
駟馬爭馳,千帆竟送,不羨紛紛時輩。
隨緣賦祿,慶官府清明,紀綱興起。
暇日吟鞍,湖山公案更兼理。
70
《上丞相壽》 宋·戴栩
手引群工上帝庭,常須吉士認儀型。
一般笙磬方同曲,千古蒿蘭各異馨。
泰道正應分內外,前賢錯是說調停。
原歌周雅卷阿什,鳴鳳喈喈梧葉青。
74
《題清芬閣》 宋·令狐俅
元英去世二百年,其跡雖久騷雅傳。
田廬不廢子孫賢,慶門簪組方蟬聯。
我來源中訪高隱,□人邀客云山前。
朱門綠閣照溪水,長松茂材□寒煙。
75
《楊高士聽彈琴》 宋·姚舜陟
我來請雨謁龍公,日腳已斂云沖融。
解衣盤礴暫小憩,清談對此兩相翁。
霏霏鋸屑引意靜,爇鼎忽聞彈絲桐。
少年水師貌頗古,十指捲袖如剝蔥。
76
《和陶歸去來兮辭》 宋·蘇軾
歸去來兮,吾方南遷安得歸。
臥江海之澒洞,吊鼓角之凄悲。
跡泥蟠而愈深,時電往而莫追。
懷西南之歸路,夢良是而覺非。
77
《南都新亭行寄王子發》 宋·秦觀
洛水沄沄天上動,道人隋渠下梁宋。
宋都堤上十二亭,一一飛驚若鸞鳳。
光華遠繼周王雅,宴喜還歸魯侯頌。
玉觴嚴令肅衣冠,金縷哀音繞梁棟。
78
《初入西州境述懷》 宋·陸游
我無飛仙術,御氣周八極;寸步常依人,艱哉萬里役。
自行劍關南,大道平如席,日高徐駕車,薄暮亦兩驛。
及茲山愈遠,原野若加辟。
茂樹冬不凋,寒花晚猶拆。
79
《藥圃》 宋·陸游
少年讀爾雅,亦喜騷人語。
幸茲身少閑,治地開藥圃。
破荒斸瓦礫,引水灌膏乳。
玉芝移石帆,金星取天姥。
* 關于雅引的詩詞 描寫雅引的詩詞 帶有雅引的詩詞 包含雅引的古詩詞(13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