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雅會的詩詞(295首)

    261 《玩丹砂 述懷》 元·馬鈺

    外樂何曾內動心。
    個中無口會哦吟。
    聲聲清雅透瓊林。
    善聽要聽聽不得,如聾似瞽可追尋。
    恁時仙佛作知音。

    262 《木蘭花慢 憲臺諸公九日登高墅遠風臺,侍御》 元·王惲

    集之盛。
    予時移病在告,繼而君美御使以嚴韻見徵,勉為續貂遠風臺上客,說雅集,玉生光。
    縱尊俎無情,登臨佳節,此興能忘。
    龍山會君莫羨,愛綠*、影里到山莊。

    263 《玉漏遲 答南樂令周斡臣來篇》 元·王惲

    竹林幽思杳。
    棲遲自嘆,離群孤島。
    萬里云翔,海樹去相依*。
    鄰笛一聲喚起,憶共聽、朱絲雅調。

    264 《答禮部江主事漸》 明·袁凱

    谷鳥嚶其鳴,求友聲亦屢。
    況生烝民間,豈不念朋助。
    齊魯久咨訪,梁宋亦馳騖。
    末路值伊人,歡然樂平素。

    265 《吳亞森[忠匡]出紙索書余詩》 當代·錢鐘書

    吳生好古親風雅,翰墨淋漓乞滿家。
    見役吾非能事者,賞音子別會心耶。
    聲如蚓出詩纖弱,跡比鴉涂字側斜。
    也自千金珍敝帚,不求彩筆寫簪花。

    266 《送葉正則赴浙西憲幕》 宋·陳傅良

    頻年送行客,酒罄詩不工。
    最晚與君別,柰此百感叢。
    岐山有鳴鳳,雅頌移豳風。
    于時二老生,出處海上同。

    267 《寄題郭侯至喜堂》 宋·章甫

    岷江西來會眾水,峽束奔湍吁可畏。
    年長三老更相賀,舟到夷陵若平地。
    寧知市朝車馬塵,仕路風波尤畏人。
    急流往往捷有神,滟澦瞿唐何足云。

    268 《再韻謝和章》 宋·劉宰

    公詩滄海生明月,草木光輝涯不竭。
    仆如拙匠運斧斤,顏汗淋漓指流血。
    心知短綆難汲深,拱把之木無繁隊。
    風雅墮地幾千祀,牢落荒林鳴絡緯。

    269 《師安撫生日》 宋·晁公溯

    鼻祖始謀遠,承家積慶長。
    青霜元不墜,玉樹久逾芳。
    氣驗三嵎秀,祥占五世昌。
    向來蜀父老,久憶漢文章。

    270 《聞范道卿將赴試成都作此勉之》 宋·晁公溯

    長來故倦游,車轍環天下。
    艱難不吾容,虎兕適曠野。
    世方臥積薪,敢獨怨飄瓦。
    久荒小山桂,幾葬蒲圃槚。

    271 《憶李友叔皓三首》 宋·陳淳

    君資蓋清湛,君氣亦溫暇。
    厭渠市利囂,向我訪清灑。
    卑渠世學陋,就我咨純雅。
    肺腸無膠轕,襟懷悉傾寫。

    272 《和樞上人評詩》 宋·陳宓

    贈我古錦囊,詩卷若筍束。
    吟頭久不掉,邂逅適我欲。
    刺眼訝龍蛇,遠意追鴻鵠。
    陋語固自愧,高詞敢虛辱。

    273 《和王主簿韻》 宋·陳宓

    黃葉逐西風,歸心與俱起。
    況復懷美人,相望一溪水。
    聞名知幾年,會面數月耳。
    如何于其間,四旬還索處。

    274 《白鹿洞謁先生祠堂呈李夢開教授是日李入洞講》 宋·陳文蔚

    先師紫陽翁,雅愛窮幽微。
    前賢有遺跡,所至皆發揮。
    千古廬山高,白鹿遇亦希。
    何人實經始,必藏啟天機。

    275 《贈葉宗貴一山》 宋·方回

    一山葉翁七十二,齒牙禿缺面不媚。
    忽然袖詩叩我門,偏貝疇能辦茲事。
    才德豈關貌妍丑,西子□□孟光膩。
    三十年許舊相識,翁攝官霅我半刺。

    276 《寄題暢上人文溪別業詩》 宋·方回

    愛僧予尤愛詩僧,千偈萬頌傳五燈。
    寒山拾得兩奇絕,妙壓神秀盧慧能。
    四明北郭四十里,文溪之名四海稱。
    文溪上人貌古怪,吟壇突兀高千層。

    277 《七夕和韻》 宋·李復

    東方牽牛西織女,飲犢弄機隔河渚。
    西風忽起怨夜長,相望盈盈不得語。
    走投上帝貸金錢,五云飛來結香軿。
    曳裾指露天榆冷。

    278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279 《答仇山村見寄》 宋·釋文珦

    十年不見山村人,瑤華忽到英溪濱。
    見詩猶如見君面,讀詩只字必三嚥。
    當今滿面眼非吾曹,與君例亦同此遭。
    風雅之音幸未變,托之足以舒郁陶。

    280 《趙白云宗丞以詩送惠柳下謁浙西憲使包宏齋命》 宋·釋文珦

    宏齋伊洛宗,白云風雅主。
    二公在斯世,光艷燭寰宇。
    白云歸帝鄉,宏齋庇寒士。
    出處雖小殊,憐才酷相似。

    * 關于雅會的詩詞 描寫雅會的詩詞 帶有雅會的詩詞 包含雅會的古詩詞(29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