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雁柱的詩詞(166首)

    101 《恨賦》 南北朝·江淹

    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
    人生到此,天道寧論?于是仆本恨人,心驚不已。
    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劍,諸侯西馳。

    哀傷幽怨遺恨

    102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103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104 《秦宮謠》 明·宋濂

    箏雁斜行綴春柱,內家學得涼州舞。
    九枝燈死月色青,猶記君王夢中語。

    105 《懷陳將軍同甫(時鎮滇,漢鑿昆池于長安,而》 明·徐渭

    飛將遠提戎,翩翩氣自雄。
    椎牛千嶂外,騎象百蠻中。
    銅柱華封盡,昆池漢鑿空。
    雁飛真不到,何處寄秋風。

    106 《無題和唐李義山商隱》 明·楊基

    夜合花邊待月來,宮中郤轆響春雷。
    笙調恨譜參差度,錦織愁紋宛轉回。
    樓上綠珠知報主,座中紅拂解憐才。
    傷心兩炬緋羅燭,吹作銀荷葉下灰。

    107 《壽李參政壁》 宋·崔與之

    青年老仙紫云旄,函關西度天風高。
    手攜拄下五千卷,來擅一世文章豪。
    玻璃江頭梅欲蕾,蟆頤山麓寒方鏖。
    飚車羽輪下霄漢,人以萬鶴如云濤。

    108 《賀新郎·小隊停鉦鼓》 宋·劉仙倫

    小隊停鉦鼓。
    向沙邊、柳下維舟,慶公初度。
    平盡群蠻方易鎮,此事多應有數。
    奈自古、功成人妒。

    109 《水調歌頭·溥露浸秋色》 宋·魏了翁

    溥露浸秋色,零雨濯湖弦。
    做成特地風月,管領老臞仙。
    雁落村間柸影,魚識橋邊柱杖,慮澹境長偏。
    祗恐未免耳,驚攪日高眠。

    110 《無題擬李商隱(四首)》 未知·袁華

    環佩珊珊下漢皋,瓊樓風度郁輪袍。
    琴心寄調傳孤鳳,華意留情屬小桃。
    金粟柱移箏上雁,玉蓮杯舉掌中醪。
    乘鸞一去無消息,腸斷神山夢寐勞。
    ¤

    111 《范張二姬彈箏》 明·李開先

    豢養小雙鬟,粆箏特入玄。
    雁排金粟柱,鶴唳紫絲弦。
    誤免周郎顧,音由秦女傳。
    席前看指撥,纖手更堪憐。

    112 《南征》 宋·彭秋宇

    圣皇神武志規恢,南國胡為貢未來。
    銅柱地荒云隔斷,珠崖天盡雁飛回。
    秋風曾見秦師出,曉日今聞漢詔哀。
    中國有人終慕化,且看萬象樂春臺。

    113 《費拾遺書堂》 宋·江景春

    投閒深感圣君恩,放浪華山酒滿樽。
    高下數峰撐日月,東南一柱壯乾坤。
    雁拖秋色迷漁浦,鴉背斜陽過洞門。
    偶聽山中風水響,恐疑仙樂和朝垣。

    114 《靈巖禪寺》 宋·蔣允中

    曉入靈巖寺,靈蹤一一穿。
    天聰鑿混沌,龍鼻滴潺湲。
    不雨山長濕,微風谷競喧。
    參旗開障日,鰲柱仰擎天。

    115 《文相生日》 宋·金君卿

    羲御三星次,堯蓂九葉開。
    霄躔符有道,天驥下呈才。
    氣恩凌諸謝,淵源過二崔。
    光華逢日月,騰躍契云雷。

    116 《仙都山》 宋·劉參

    古帝此登仙,霓旌不復還。
    孤標蒼嶺外,屹立紫煙間。
    上下形端柱,周回影轉環。
    根疑連海嶠,頂欲突天關。

    117 《靈巖禪寺》 宋·王大寶

    雁蕩聞名久,靈巖舍道邊。
    諸峰皆列岫,一柱獨擎天。
    卓筆豈容有,展旗非偶然。
    眼前無障礙,自是洞中仙。

    118 《題靈巖寺》 宋·趙善悉

    江南多名山,雁蕩最崒嵂。
    山中多古寺,靈巖渺無匹。
    天柱高摩云,展旗巧障日。
    風榻臥石屏,霧窗涵卓筆。

    119 《蕭巖》 宋·周惠

    萬里藏云境界寬,仙源江上起峰巒。
    鶯啼翠柳三春暖,松隱清風六月寒。
    飛雁忽驚天柱過,蟄龍猶向石潭蟠。
    宦游爭道茲巖好,林下何曾得共歡。

    120 《春日述懷寄湯義仍四十韻》 明·鄧渼

    漢域春陰盡,蒼山旅病淹。
    梯航三面入,風壤百夷兼。
    五尺秦通道,單車即瘴炎。
    投荒虛繡斧,覽勝引彤幨。

    * 關于雁柱的詩詞 描寫雁柱的詩詞 帶有雁柱的詩詞 包含雁柱的古詩詞(16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