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雁信的詩詞(638首)

    41 《摸魚兒·雁丘詞/邁陂塘》 金朝·元好問

    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
    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號曰“雁丘”。
    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

    詠物寫鳥抒情愛情

    42 《孤雁》 宋·鮑當

    天寒稻粱少,萬里孤難進。
    不惜充君庖,為帶邊城信。

    43 《菩薩蠻 贈雁》 元·張翥

    人隨雁雁俱南去。
    雁應先到憑傳語。
    若問錦書無。
    人歸不得書。
    歸期還信否。
    準在梅花后。
    煙樹短長亭。
    只爭三四程。

    44 《菩薩蠻 贈雁》 元·張翥

    人隨雁雁俱南去。
    雁應先到憑傳語。
    若問錦書無。
    人歸不得書。
    歸期還信否。
    準在梅花后。
    煙樹短長亭。
    只爭三四程。

    45 《燕雁》 宋·汪宗臣

    秋來春去雁賓熟,秋去春來燕子忙。
    寒暑自分人事信,不須禽類互炎涼。

    46 《聞雁》 唐·侯氏

    何處驚飛起,雝雝過草堂。
    早是愁無寐,忽聞意轉傷。
    良人沙塞外,羈妾守空房。
    欲寄回文信,誰能付汝將。

    47 《中右城得魏道沖信》 明·孫承宗

    關山秋盡雁隨陽,雁去人閑不下堂。
    絕塞貒弓空抱月,孤城畫角自吹霜。
    青天欲問云霄遠,白發還驚歲月長。
    漫說安危渾注意,可從國手試溫涼。

    48 《二月聞雁三首》 明·孫承宗

    九月邊庭無雁來,關門不逐雁門開。
    春來塞上希矰,花信風前一一

    49 《二月聞雁三首》 明·孫承宗

    數聲嘹唳渡榆關,盡罷虛弦落照間。
    卻訝征鴻偏有膽,又隨春信到天山。

    50 《二月聞雁三首》 明·孫承宗

    孤鴻幾日過長安,拖得春旗露未干。
    應說邊庭花信早,征衣初擬褪春寒。

    51 《九江聞雁》 宋·陳均

    煙波渺渺夢悠悠,家在江南海盡頭。
    音信稀疏兄弟隔,一聲新雁九江秋。

    52 《聞有長流之信擬出塞曲》 清·沈士柱

    生平不射獵,麋鹿隨我游。
    入山復不深,未聞虎豹愁。
    今將棄詩書,買刀系馬頭。
    筋力雖不強,臂后矢可抽。
    雁雉宿高崗,狐兔穴深丘。
    將令飛走驚,一洗諸生羞。

    53 《題雁蕩山》 宋·范宗尹

    一徑入幽,隨山幾縈盤。
    云樹深蓊蔚,石溪響潺湲。
    我來春色晚,山花亦何繁。
    好鳥不知名,向人自關關。

    54 《長信宮》 宋·孟淑卿

    滿階紅葉雁聲頻,永巷秋深最愴神。
    君意一如秋節序,不教芳草得長春。

    55 《雁》 宋·潘玙

    歲歲來賓似有期,此心非戀稻粱肥。
    不憐不帶中原信,空對西風作字飛。

    56 《聞雁》 明·韓邦靖

    鳴雁蕭蕭下,寒燈故故明。
    角聲傳細雨,云色渡高城。
    兄弟無書信,乾坤有甲兵。
    秋風歸未得,見爾不無情。

    57 《得顧郎生還金陵信》 明·秦鎬

    憶別如今日,風霜歲五除。
    亂云長短夢,斷雁有無書。
    江暖漁楊子,原荒獵孟諸。
    相看衣帶隔,獨立野躊躕。

    58 《秋夜聞雁(二首)》 明·王謳

    最苦思鄉淚,今宵為汝多。
    秋陰連海岳,歸路識星河。
    未信銜蘆葉,真能捍網羅。
    楚云一萬重,故渚擬須過。
    ¤

    59 《送鄭信之游大梁》 明·王寅

    南客辭鄉邑,遙隨北雁歸。
    春風寒似臘,吹雪濕征衣。
    書劍過淮水,關山望宋畿。
    銅駝舊游路,花柳正芳菲。

    60 《白雁》 明·徐舫

    出塞風沙不浣衣,要分秋色占鷗磯。
    遠書玉宇傳霜信,斜落銀箏映冷暉。
    楚澤云昏無片影,湘江月黑見孤飛。
    當年系帛還蘇武,漢節仍全皓首歸。

    * 關于雁信的詩詞 描寫雁信的詩詞 帶有雁信的詩詞 包含雁信的古詩詞(63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