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雁書的詩詞(1786首)

    421 《范掌書》 宋·丘葵

    出佐繡衣使,八州人共歡。
    一句司光筆,六計問周官。
    雁鶩手持進,豺狼膽自寒。
    豈惟重臺省,風采動朝端。

    422 《夜過鑒湖用前韻書所見》 宋·釋寶曇

    湖光晚作鏡樣平,寂無人聲唯櫓聲。
    群峰倒影不可辨,新月半鉤如許情。
    斷蓬散作鳧雁過,漁火靜入江天明。
    移舟快得一枕睡,夢有河神來送迎。

    423 《送蜀僧得母書歸鄉》 宋·釋如凈

    雁落秋空剝萬金,寥寥一片老婆心。
    先天后地難回互,風爭恩深冤亦深。

    424 《東山精舍戲書》 宋·釋紹嵩

    迥磧沙銜日,荒溪眾樹分。
    行人隨旅雁,尋寺入幽云。
    遠岫林間見,啼鶯夢裹聞。
    湖山雖不語,心緒已紛紛。

    425 《舟中書事》 宋·釋紹嵩

    南昌城郭枕江煙,一葦鳴榔下渺然。
    驚起暮天沙上雁,背人飛過北山前。

    426 《書山水畫卷》 宋·釋文珦

    遠浦漁舟若個,荒林草屋誰家。
    不信丹青能爾,分明雁落平沙。

    427 《讀朋友舊書》 宋·釋行海

    故人南北路漫漫,舊信重將子細看。
    字字總添離別恨,暮天風急雁聲寒。

    428 《八月十三夜聞雁》 宋·釋行海

    年年風景暗相催,雁葉初紅雁又來。
    枕上一聲聞最苦,江南人望寄書回。

    429 《正仲思歸作篆畦今夜月十詩非篆畦月乃雁蒼月》 宋·舒岳祥

    篆畦今夜月,出嶠二更初。
    蓐食催鳴確,蒙頭靜著書。
    清霜聞吠犬,細火有歸漁。
    一盞解寒酒,風爐著雪蔬。

    430 《壬辰正月胡子持孫平叔劉正仲諸友於雁蒼建赤》 宋·舒岳祥

    句讀從朱老,經書本釋翁。
    於藍青所出,他石玉堪攻。
    文啟吾鄉秀,心知百代崇。
    推尊非茍合,議論自難同。

    431 《孤雁》 宋·舒岳祥

    憂心悄悄睡示能,開門看月一片冰。
    竅木相磨作鬼語,凍星入牖如螢青。
    孤雁哀號向何處,老夫掩耳不欲聽。
    爾從沙場經萬里,昔時系書達天子。

    432 《曝書庭中即事有作因思正仲在雁蒼山南為我作》 宋·舒岳祥

    稍覺干戈定,聊寬旦夕憂。
    黍黃雞應喌,劃遠犢呼牟。
    匣畫乘陽展,庭書值雨收。
    漳濱想公干,小楷作銀鉤。

    433 《歲莫送正仲還雁蒼》 宋·舒岳祥

    歲窮終有別,人老得無愁。
    眼看書先廢,材衰句懶酬。
    計年知晚易,論學愧東丘。
    欲就寧川志,開春與子謀。

    434 《書西溪僧壁》 宋·孫應時

    碧天如水明霞光,雁字橫風一一斜。
    袖手行吟不知晚,滿川霜月浸蘆花。

    435 《呂尚書挽章》 宋·王洋

    載纘世基日,群公扈圣年。
    伏蒲鳳岡上,持節雁峰邊。
    外閫風猷遠,中臺出處全。
    履聲傷易盡,不得輔中天。

    436 《謝運屬秘書惠詩》 宋·王洋

    雪撲片鞍巖漲沙,不辭天闕去程賒。
    江梅笑處人為客,仙桂香時雁到家。
    秦地少年應辨酒,江南詞客好酬花。
    錦衣彩仗還鄉路,欲訪萍蹤問釣槎。

    437 《和李希言仙書事》 宋·王洋

    五年萍梗蹤,所向隨波流。
    請言初起時,皇輿向吳頭。
    觸目多變異,論心鮮朋儔。
    愿借谷生筆,隨非奕者秋。

    438 《風晏書事》 宋·王洋

    打打鳴窗雨,昏昏帶岫云。
    酒寒人作熱,爐冷不成熏。
    梅頰夢中笑,雁聲愁處聞。
    傷懷目前事,細數費云云。

    439 《歸雁亭次東坡韻》 宋·王洋

    平時何憚不成歸,猶向亭前送雁飛。
    弱羽可堪繒繳密,寒沙那得稻梁稀。
    燕吳真恐音書絕,城郭猶疑今古非。
    若為哀鳴相原野,依隨豈惜共卑微。

    440 《由上饒之貴溪舟中書事》 宋·喻良能

    日月三秋杪,江山萬象殊。
    小舟浮舴艋,廣信出闉阇。
    草木關詩律,云煙入畫圖。
    水清沙可數,景好句難摹。

    * 關于雁書的詩詞 描寫雁書的詩詞 帶有雁書的詩詞 包含雁書的古詩詞(178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