轍自績溪蒙恩召還,將自宣城沿大江以歸。家兄子瞻以書告曰:“不如道歙溪,過錢塘,一觀老兄遺跡。”轍用其言。既至吳中,迫于水涸,不能久留。
神女歡娛一夕休,月娥孀獨已千秋。爭如靈匹年年會,莫恨牛津隔鳳輈。
從渠冷蕊籬邊少,未放浮蛆甕面空。高燭幾時催夜飲,隔簾度曲也英雄。
紫塞來時偶失群,追飛已隔萬重云。人情所喜惟朋附,耳聽孤鳴似不聞。
三首新詩慰病軀,萬金何必是家書。隔年已有游嵩約,玉趾何時過敝廬。
新雨路少人,公子有佳招。下馬語未竟,西城趨連鑣。初云眺江閣,忽欲登山椒。陟巘踐蹺踴,舍鞍升迢嶢。
枝頭日日候韶妍,百舌聲中又隔年。莫道山翁無思緒,見人踏著便凄然。
寄傲羲皇以上人,古今雖隔意常親。圣時方欲詢黃發,未能公收致主身。
灘里驚濤怖殺人,潭中凈綠數浮鱗。如何咫尺能懸隔,物外區中信莫倫。
黃巖嶄絕人人居,徐巖蟠郁處士廬。扁舟半載泊南岸,折梅看雪頻攜壺。黃巖夾道松百株,風來迎送齊笙竽。壇崩殿古黃冠癯,懸巖石刻墨可模。
梅開壍邊勿渠陋,倚竹長年固成瘦。風期喚得高人就,幾度行看仍落齅。是花佳處絕難摹,思雖宛轉終不如。我詩有愧渭南趙,君句自續東湖徐。
青山深處桃花紅,應有幽人住此中。又疑山深人跡絕,封泥彈核如芙蓉。樹成花開亦既實,實落山中還自植。年年歲歲長芳株,人人借認神仙宅。
溪瘴蠻煙隔市朝,十年山徑長蒿茅。好風吹送知時雨,生意洋洋大國郊。
柘山盡處即屏山,若隔蓬萊弱水間。休木歌馀凝望遠,此心翻羨白云閒。
隔林八十龐眉叟,理竹疏泉過一生。見說石林身健日,把書只在石中行。
南山翠鬅鬙,四荔拱故宅。采衣侍三壽,教愛如夙昔。曉然一夢闌,無復萬里隔。了知恩愛縛,障我修行力。
夕舂正是隔前溪,江路行人猶未歸。我笑臥龍成底事,晨光盡欠踏熹微。
步障隨車起暗塵,畫羅難隔艷陽春。水邊爭羨春陽柳,一歲東風一歲新。
燕樓猶在月明中,還卻明珠淚掩紅。青鳥不來云路隔,碧桃無復舊春風。
野老相過一笑迎,黃難白酒愧深情。山空日落早歸去,昨夜隔籬聞虎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