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隔海的詩詞(859首)
541
《大秦寺》 宋·蘇軾
晃蕩平川盡,坡陀翠麓橫。
忽逢孤塔迥,獨向亂山明。
信足幽尋遠,臨風卻立驚。
原田浩如海,袞袞盡東傾。
542
《龜山》 宋·蘇軾
我生飄蕩去何求,再過龜山歲五周。
身行萬里半天下,僧臥一庵初白頭。
地隔中原勞北望,潮連滄海欲東游。
元嘉舊事無人記,故壘摧頹今在不。
(宋文帝遣將拒魏太武,筑城此山。
)
543
《鰒魚行》 宋·蘇軾
漸臺人散長弓射,初啖鰒魚人未識。
西陵衰老繐帳空,肯向北河親饋食。
兩雄一律盜漢家,嗜好亦若肩相差。
?莽、操皆嗜鰒魚。
547
《用前韻答西掖諸公見和》 宋·蘇軾
雙猊蟠礎龍纏棟,金井轆轤鳴曉甕。
小殿垂簾白玉鉤,大宛立仗青絲鞚。
風馭賓天云雨隔,孤臣忍淚肝腸痛。
羨君意氣風生坐,落筆縱橫盤走汞。
548
《送曹輔赴閩漕》 宋·蘇軾
曹子本儒俠,筆勢翻濤瀾。
往來戎馬間,邊風裂儒冠。
詩成橫槊里,楯墨何曾干。
一旦事遠游,紅塵隔巖灘。
550
《人參》 宋·蘇軾
上黨天下脊,遼東真井底。
玄泉傾海腴,白露灑天醴。
靈苗此孕毓,肩肢或具體。
移根到羅浮,越水灌清泚。
552
《中隱堂詩(SS〗并敘)》 宋·蘇軾
岐山宰王君紳,其祖故蜀人也,避亂來長安,而遂家焉。
其居第園有名長安城中,號中隱堂者是也。
予之長安,王君以書戒其子弟邀予游,且乞詩甚勤,因為作此五篇。
去蜀初逃難,游秦遂不歸。
553
《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奇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唯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554
《李云南征蠻詩》 唐·高適
圣人赫斯怒,詔伐西南戎。
肅穆廟堂上,深沉節制雄。
遂令感激士,得建非常功。
料死不料敵,顧恩寧顧終。
555
《示長安君》 宋·王安石
少年離別意非輕,老去相逢亦愴情。
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
自憐湖海三年隔,又作塵沙萬里行。
欲問後期何日是,寄書塵見雁南征。
558
《寄謝師直》 宋·王安石
湖海三年隔,相逢塞路中。
黃金酌卯酒,白發對春風。
所愿乖平日,何知即老翁。
悠悠越溪水,好在釣魚筒。
* 關于隔海的詩詞 描寫隔海的詩詞 帶有隔海的詩詞 包含隔海的古詩詞(85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