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隔心的詩詞(1525首)

    801 《贈周書記》 宋·李誨言

    早悟功名歲月空,衲衣何處不從容。
    幾回渡水自尋鶴,豈但買山方種松。
    麾玉固嘗聞咳唾,擲金未盡寫心胸。
    與君能隔幾多地,薄暮一聲湖上鐘。

    802 《題延慶院》 宋·李經

    桐柏分奇對郡樓,括蒼真隱翠何尤。
    幽人選勝近龍穴,野客忽來忘虎丘。
    溪戶便將塵事隔,云房曾遣宦情收。
    灰心到此方高尚,好學遺民結社游。

    803 《壽傅憲》 宋·李商叟

    籍甚何陽地,江山秀色連。
    家聲自巖野,帝夢協臺躔。
    彝鼎功鐫勒,衣冠喜接聯。
    相門當出相,賢父又生賢。

    804 《題太平興國宮》 宋·李受

    香爐峰下宅天官,三界方知可往還。
    白石眼前分世路,紫云頭上接天班。
    滄溟豈隔毫芒內,憶劫皆歸瞬息間。
    但得心源到真境,凌虛鸞鶴會躋攀。

    805 《春城曲》 宋·劉渙

    柳花吹雪香滿簾,南園草煙迷綠纖。
    素紗軟屏隔春夢,金翠眉心團小鳳。
    指怯調笙學鶯語,度曲不成臆酸楚。
    卻把巫山一段云,剪作春衫寄人去。

    806 《羊角田》 宋·劉榘

    羊角仙人在何許,江南杳靄蒼煙暮。
    空余拳石在人間,至今指作神仙處。
    當年館宇幻玲瓏,只今阻絕那能逢。
    市上無非神仙輩,人心自隔蓬萊宮。
    我來訪古思綿邈,月滿譙樓夜吹角。
    神仙咫尺不可知,帝鄉汗漫何期。

    807 《水龍吟 次藥房韻 案此下原附史藥房作另錄》 宋·陸文圭

    西州玉局飛仙,霓裳曾侍槐龍翠。
    飛花麗句,雅音猶在,有人庚未。
    千載峨峰,一江川練,又練清氣。
    嘆瀛洲路近,剛風吹斷,漫自有,凌霄意。

    808 《別荊州諸友》 宋·呂皓

    荊州三度別,此別尤酸冷。
    兼葭逐岸靡,煙雨隔林回。
    去棹行且留,離觴醉還醒。
    緬懷荊州士,鵠立霜毛整。

    809 《別荊州諸友》 宋·呂殊

    荊州三度別,此別猶酸冷。
    蒹葭逐岸靡,煙雨隔林迥。
    去棹行且留,離觴醉還醒。
    緬懷荊州士,秸立霜毛整。

    810 《挽知容詐明請陶公》 宋·羅一鶚

    昔曾親誨色,霜凜更春溫。
    貌古心猶古,年尊德亦尊。
    頓驚生列隔,奈有典型存。
    愁絕飛丹旐,憑誰為返魂。

    811 《游洞霄紀實》 宋·馬元演

    甲寅良月初,為拜帥垣檄。
    遍走三蕩所,村落怪荒寂。
    人謂白升里,杭邑才咫尺。
    杭有洞霄宮,神仙其窟宅。

    812 《雷塘》 宋·倪應淵

    天留遺跡鑒興亡,出郭傷心見此塘。
    廢苑無螢秋寂寂,壞陵有樹月蒼蒼。
    綠凄霜重摧荷蓋,紫怯波寒褪芰裳。
    喚醒錦帆當日夢,一聲水調隔云長。

    813 《病中贈張玉孃》 未知·沈佺

    隔水度仙妃,清絕云爭飛。
    嬌花羞秀質,秋月見寒輝。
    高情春不染,心境塵難依。
    何當飲云液,共跨以鶯歸。

    814 《閨詞》 宋·沈說

    冬事侵尋渾未知,隔鄰聽得理寒衣。
    驚心步出庭西曲,日影斜斜木葉飛。

    815 《渾淪庵成悠然子親慶因以何字為韻共酌聯句》 宋·石元規

    作室觀靈境,功成事若何。
    琴書消日月,耕釣老煙蘿。
    為羨云蹤遠,時將酒共過。
    東巖開玉洞,西澗瀉銀河。

    816 《送僧歸護國寺》 宋·石中立

    振錫來京輦,薰蘭近賜衣。
    種蓮曾結社,指柏迥投機。
    舊寺千巖隔,歸艎片席飛。
    禪心天海外,永夕望臺輝。

    817 《頌古二十一首》 宋·釋鼎需

    幽谷白云藏白雀,擬心棲處隔山迷。
    直饒不住棲心處,猶落怡山第二機。

    818 《偈頌七首》 宋·釋南雅

    生而無生,一片浮云點太清。
    滅而無滅,萬里寒空沈曉月。
    個些兒,佛不知,擬心棲處隔山迷。
    直饒不擬棲心處,猶落吾家第二機。

    819 《秋郊晚望》 宋·釋善懃

    華郭外登臨,凝眸秋色深。
    樹凋分岳面,云破露天心。
    斷雁當空續,殘陽隔隴沉。
    盤桓傷急景,回首動微吟。

    820 《偈頌二首》 宋·釋思業

    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薩面。
    菩薩與夜叉,不隔一條綿。

    * 關于隔心的詩詞 描寫隔心的詩詞 帶有隔心的詩詞 包含隔心的古詩詞(152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