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隔并的詩詞(278首)
21
《中隱堂詩(SS〗并敘)》 宋·蘇軾
岐山宰王君紳,其祖故蜀人也,避亂來長安,而遂家焉。
其居第園有名長安城中,號中隱堂者是也。
予之長安,王君以書戒其子弟邀予游,且乞詩甚勤,因為作此五篇。
去蜀初逃難,游秦遂不歸。
23
《岐亭五首(并敘)》 宋·蘇軾
元豐三年正月,余始謫黃州。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馬青蓋來迎者,則余故人陳慥季常也,為留五日,賦詩一篇而去。
明年正月,復往見之,季常使人勞余于中途。
余久不殺,恐季常之為余殺也,則以前韻作詩,為殺戒以遺季常。
24
《題文與可墨竹(并敘)》 宋·蘇軾
故人文與可為道師王執中作墨竹,且謂執中勿使他人書字,待蘇子瞻來,令作詩其側。
與可既沒八年而軾始還朝,見之,乃賦一首。
斯人定何人,游戲得自在。
詩鳴草圣余,兼入竹三昧。
32
《除夕萬安寄成父并示兒女》 宋·趙蕃
去年除夕遙憐汝,今歲酒觴期對舉。
誰知人事苦好乖,百里相望竟成阻。
去年雖深兄弟思,兒女抱負有母慈。
今年已作生死隔,慟哭無地天使之。
哀哉一官竟何直,南北由人長役役。
屬兒無恨弟勿嗟,來歲田廬當畢集。
35
《用佚老園叟韻簡直孺并寄園叟》 宋·方岳
趙君規模要名世,徐君人物南州稚。
欲攜老硯共硯冰,梅花不許山礬弟。
今年識徐如識春,未識佚老園中人。
似聞竹外一溪碧,天與隔斷俗子塵。
此詩到眼情已浹,吾曹終與常人別。
不然持問溪頭云,渠自客吾分半榻。
* 關于隔并的詩詞 描寫隔并的詩詞 帶有隔并的詩詞 包含隔并的古詩詞(27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