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隔年香的詩詞(342首)

    301 《南柯子/南歌子》 宋·無名氏

    翠袖熏龍腦,烏云映玉臺。
    春蔥一簇薦金杯。
    曾記西樓同醉、角聲催。
    裊裊凌波淺,深深步月來。
    隔紗微笑恐郎猜。
    素艷濃香依舊、去年開。

    302 《擷芳詞·風搖蕩》 宋·無名氏

    風搖蕩,雨濛茸。
    翠條柔弱花頭重。
    春衫窄。
    香肌濕。
    記得年時,共伊曾摘。
    都如夢。
    何曾共。
    可憐孤似釵頭鳳。
    關山隔。
    晚云碧。
    燕兒來也,又無消息。

    303 《送杜挺之郎中知虔州》 宋·梅堯臣

    大庾嶺邊無臘雪,惟有梅花與明月。
    月光如水來向人,太守得閑杯耳熱。
    吹香入酒望梁宋,正是苦寒綿可折。
    亦當念君君行南,南方無冰地不裂。

    304 《依韻和胡武平懷京下游好》 宋·梅堯臣

    南國易悲愁,西風起高樹。
    枯荷復送雨,度雁寧知數。
    欲問北來音,系書復若故。
    冥飛杳無跡,弋者徒有慕。

    305 《題朱氏梅雪軒》 明·高啟

    石城山居梅萬塢,冒雪曾來扣僧戶。
    爛然如見會群妃,白鳳繽紛下瑤圃。
    數片輕吹著鬢華,乍看是雪又疑花。
    迷魂亂眼春如海,那辨南枝映竹斜。

    306 《還守臺州次陸務觀贈行韻》 宋·曾幾

    蟬噪高柳岸,鷺飛遠沙汀。
    蕭然感予懷,清凈游神庭。
    老樹失故綠,殘芳謝微馨。
    胡為趣召節,日日晨昏星。

    307 《俞樓》 宋·白玉蟾

    十二欄桿秋月明,謫仙曾此宴飛瓊。
    半窗樹色粘山色,隔岸風聲送水聲。
    織翠回紋傷薄倖,香紅染袖悵都城。
    酒愁花恨無人訴,賴有延年俞秀英。

    308 《夜守王勉仲家宿酒數行為作此歌》 宋·劉子翚

    遙林帶雪迷村疃,伶俜一馬行無伴。
    故人家住丁坂頭,停驂邂逅成清款。
    犯寒知我猶空腹,地爐然薪架紅玉。
    花瓷湯酒欲生香,竹外庖廚聞剁肉。

    309 《題富好禮所畜村樂圖》 明·劉基

    我昔住在南山頭,連山下帶清溪幽。
    山巔出泉宜種稻,繞屋盡是良田疇。
    家家種田恥商販,有足懶踏縣與州。
    西風八月淋潦盡,稻穗崿比無蝗蟊。

    310 《奉和御製玉清昭應宮成》 宋·夏竦

    中宸夜駐飛廉轡,東闕朝迎綠錯篇。
    祇建寶宮朝睟象,載崇金閣奉真銓。
    高侔紫極威神異,回據柔靈勝勢宣。
    矗矗端平規景葉,煌煌豐麗圣功全。

    311 《留題太平寺》 宋·強至

    鄉落少人煙,精廬獨巋然。
    香花真佛界,棟宇始唐年。
    鳥啄齋馀食,僧參夜半禪。
    清涼數畝地,已是隔塵緣。

    312 《次陳擇之游湖韻》 宋·張栻

    落日游魚上,青林白鳥過。
    稻香來隔岸,巖影占清波。
    招隱何年賦,尋幽此地多。
    晚涼容縱棹,聽我采菱歌。

    313 《雜題》 宋·陳師道

    春水漲湖田,先尋滬瀆船。
    隔一爭問主,入市不論錢。
    味得蓴尤滑,香因豉更便。
    它年楝花落,追憶漫流涎。

    314 《禮武臺坐化僧》 宋·陳師道

    至人本無心,起滅因眾緣。
    化盡悲愿在,留形此臺顛。
    聞名與致敬,獲福皆無前。
    千年一缽水,宿疾幾人痊。

    315 《題小瀛洲》 宋·李新

    紫霞香霧隔氛塵,擬囑安期謝海神。
    聞道仙居隨處有,故教湖景到來新。
    果成行拾千年子,花落休悲二月春。
    咫尺徐生身不到,自應船載世間人。

    316 《和趙用明梅》 宋·胡寅

    凈幾寒窗日,悠然萬慮忘。
    詩筒忽到手,花信已催妝。
    茅舍斜斜彴,冰溪短短墻。
    仙膚下姑射,嬌額映昭陽。

    317 《和送春詩送陳澤民》 宋·吳芾

    少年買青春,千金初不惜。
    常恐春不留,韶華難再行。
    種杏更栽桃,為春添景色。
    對酒復當歌,與春亡間隙。

    318 《采蓮舞》 宋·史浩

    練光浮,煙斂澄波渺。
    燕脂濕、靚妝初了。
    綠云傘上露滾滾,的皪真珠小。
    籠嬌媚、輕盈佇眺。

    319 《送蘇漢杰》 宋·李石

    萬里來歸道路長,兩年身寄水云鄉。
    僅余文字縑緗富,猶帶湖山草木香。
    從此定應懸箔去,卑之且說踏槐忙。
    逢君客地成乖隔,相送江干問草堂。

    320 《攜子孫到四明洞節敘有感》 宋·李石

    四昨本山名,與洞屹相向。
    取山以名洞,足以迎景貺。
    我非濟時才,香火三遣放。
    再為玉局吏,圣恩覃曠蕩。

    * 關于隔年香的詩詞 描寫隔年香的詩詞 帶有隔年香的詩詞 包含隔年香的古詩詞(34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