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隔巷的詩詞(137首)
62
《唐叔良溪居》 明·張羽
高齋每到思無窮,門巷玲瓏野望通。
片雨隔村猶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風。
藥囊詩卷閑行后,香灺燈光靜坐中。
為問只今江海上,如君無事幾人同?
贊美生活
63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65
《月夜贈項子謙》 宋·蔡幼學
月色凈加水,奈此清興何。
誰人當領此,隔屋呼項佗。
駕言先我出,追隨費經過。
履聲適相逢,歡然甜亭茶。
乾坤何浩蕩,水月光相磨。
醉歸巷無人,群兒自前呵。
66
《壽徐尉》 宋·趙福元
幔亭駕斗浮丹巘,扁題密鏤黃金篆。
淋漓羽蓋森鸞旂,仙凡不隔蟠桃宴。
紅云垂地醉壺天,真珠為漿玉為饌。
中有一人長眉青,紫錦荷囊燦星弁。
68
《擬古》 宋·田錫
曲逆漢功臣,少年嘗窘厄。
巷館雖席門,軒車盡嘉客。
事魏言不從,說楚謀無獲。
來歸隆準公,罄伸圖霸策。
69
《廣陰亭詩》 宋·陳士徽
唐翁靜者閉門飲水啜粥無知音,我能發爾一片冰清心。
巨風吹天振海浪如屋,此翁林中眠正熟。
中天渴烏吐火六合新開窯,此翁兩鬢秋颼颼。
小兒爛羊瓜果盡青紫,此翁臨水洗雙耳。
70
《陽朔鑒山寺》 宋·劉坦齋
鑒山最有登臨勝,門巷縈回知幾重。
此日樓頭瞻御墨,何時天上覩飛龍。
關河痛隔魚紋斷,臣子遙申虎拜恭。
欲托離騷寫愁思,涉江何處采芙蓉。
72
《題李都官道堂》 宋·王云
高掛朝冠返故鄉,靜延真侶創新堂。
不容閒草依階砌,已許歸云宿棟梁。
愛客定須添酒病,惜春應未減詩狂。
肯同阮巷分南北,松竹交陰隔蘚墻。
73
《赭衣舂》 宋·張登辰
赭衣舂永巷,酸風起幕杵。
聲聲碎妾心,妾見痛隔三千里。
灞水歡迎骨肉恩,子母再見無由緣。
誰將鴆羽飲龍子,晨獵上林如意死。
74
《題江岫圖》 明·張紳
烏衣巷里東風老,蝴蝶飛來滿芳草。
美人春夢隔天涯,十二巫山眉不掃。
巫山巫峽江水新,煙波渺渺江南春。
鴛鴦不識橫塘路,鸚鵡窗間呼向人。
青綾誰共官曹宿,雪楮云毫吮晴綠。
太常春甕碧霞沉,六曲屏風對銀燭。
75
《春寒》 明·居節
重樓燕子隔天涯,五柳陰疏未聚鴉。
十日春寒淹雨雪,幾番風信到梨花。
橫塘水長聽鶯處,小巷泥深賣酒家。
多少朱門咽弦管,沉香火底按琵琶。
78
《和矢庵來韻(二首)》 明·陸容
功名適意片云過,措大風情老未磨。
斗酒盡時謀婦得,小詩成后喚兒歌。
江湖萍散愁云隔,門巷苔深舊雨多。
高調數來吾已怯,春風花鳥奈愁何。
* 關于隔巷的詩詞 描寫隔巷的詩詞 帶有隔巷的詩詞 包含隔巷的古詩詞(13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