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隔凡的詩詞(170首)
81
《君山》 宋·石祖文
遠邇朝宗勢拱辰,名高豈特為春申。
孤峰堆阜無多地,一水仙凡隔幾塵。
簪履三千誰念楚,山河百二漫夸秦。
云煙勝概無今古,俯仰休悲跡已陳。
83
《德驥篇》 宋·孫巖
西家白馬知曳練,東家赤馬如驅電。
時時并轡刷長鞭,羞殺分飛伯勞燕。
白馬不防牛有角,慘甚兵間中矛矟。
不出能令赤馬疑,隔巷來奔初不約。
84
《梅花》 宋·孫應時
眼明那得許精神,為問凡花隔幾塵。
雪月故為三益友,乾坤又付一番春。
詩情消得吟成瘦,畫手終應苦未真。
於我心期獨何事,小窗清夜絕相親。
86
《石橋》 宋·陶谷
重重翠幛聳云端,玉殿金樓縹緲間。
圣境不容凡俗到,故將飛瀑隔塵寰。
89
《夢游廬山》 明·胡奎
我有紫霞想,夢游匡廬峰。
仙人凌絕頂,手掉金芙蓉。
亭亭九天上,疊嶂崩騰涌波浪。
五色云中白鹿鳴,三更海底金雞唱。
94
《遷居臨皋亭》 宋·蘇軾
我生天地間,一蟻寄大磨。
區區欲右行,不救風輪左。
雖云走仁義,未免違寒餓。
劍米有危炊,針氈無穩坐。
96
《風水洞二首和李節推》 宋·蘇軾
山前乳水隔塵凡,山上仙風舞檜杉。
細細龍鱗生亂石,團團羊角轉空巖。
馮夷窟宅非梁棟,御寇車輿謝轡銜。
世事漸艱吾欲去,永隨二子脫譏讒。
97
《蝦蟆培》 宋·蘇軾
蟆背似覆盂,蟆頤如偃月。
謂是月中蟆,開口吐月液。
根源來甚遠,百尺蒼崖裂。
當時龍破山,此水隨龍出。
入江江水濁,猶作深碧色。
稟受苦潔清,獨與凡水隔。
豈惟煮茶好,釀酒應無敵。
98
《和陶桃花源》 宋·蘇軾
凡圣無異居,清濁共此世。
心閑偶自見,念起忽已逝。
欲知真一處,要使六用廢。
桃源信不遠,杖藜可小憩。
99
《岐亭五首(并敘)》 宋·蘇軾
元豐三年正月,余始謫黃州。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馬青蓋來迎者,則余故人陳慥季常也,為留五日,賦詩一篇而去。
明年正月,復往見之,季常使人勞余于中途。
余久不殺,恐季常之為余殺也,則以前韻作詩,為殺戒以遺季常。
* 關于隔凡的詩詞 描寫隔凡的詩詞 帶有隔凡的詩詞 包含隔凡的古詩詞(17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