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隔三秋的詩詞(360首)
282
《江山萬里圖》 明·方孝孺
我昔奉敕辭金闕,西下巴川持使節。
仙槎二月出龍河,萬里春風掉晴雪。
吳江茫茫入杳冥,棹歌初過蛾眉亭。
錦袍不見李供奉,白云遮斷三山青。
284
《挽李制干子誠》 宋·林光朝
文字紛紛更問兵,秋燈束發尚青熒。
便令三子成門戶,卻許諸孫說典型。
隔水忽傳朝露曲,行人長數夕陽亭。
河東健筆惟諸薛,梅子崗邊為勒銘。
285
《春城曲》 宋·劉渙
柳花吹雪香滿簾,南園草煙迷綠纖。
素紗軟屏隔春夢,金翠眉心團小鳳。
指怯調笙學鶯語,度曲不成臆酸楚。
卻把巫山一段云,剪作春衫寄人去。
286
《游洞霄宮》 宋·秘仲威
洞霄之名天下聞,洞霄之職宰輔分。
聞名姓往未識面,寄祿于此徒紛紛。
身到仙關不如我,九虎迎門開□鎖。
六洞高人接笑談,三泉隱客通香火。
287
《游黃山》 宋·石待問
軒皇曾把浮丘袂,駐蹕茲山遂得名。
迤邐乍登隨步勝,巍峨一上覺身輕。
煙云日變百千態,猿鶴時聞三兩聲。
截斷杳冥秋勢隔,數州各自見陰晴。
289
《莫厘遠眺》 宋·吳百生
金庭隔塵聳,玉柱插天浮。
石古不知歲,溪虛長欲秋。
繡重紅錯翠,錦簇閣兼樓。
望里三州遠,吟邊松月留。
290
《觀仙居山漠布》 宋·謝景初
落泉下峭壁,斗絕千萬丈。
濺急雪片飛,望若匹練廣。
曲嶺隔青林,三里已聞響。
其旁有巨石,平潤可俯仰。
愚俗所不道,我輩偶來賞。
須期秋色清,攀蘿將爾上。
292
《宿山心永樂》 明·傅汝舟
朝登三仰峰,夕宿山心庵。
久入名山游,蹊徑頗盡諳。
始知九曲外,復有南山南。
森邃更險豁,深篁倚煙嵐。
293
《詠落葉》 明·歸昌世
除卻離憂百事慵,重來苔徑舊時蹤。
江清秋響風催棹,鳥去庭空月照筇。
回首獨愁千萬樹,隔林細數兩三峰。
茫茫憔悴初冬色,颯沓時聞五夜鐘。
294
《題郵亭壁歌》 明·金華宋氏
郵亭咫尺堪投宿,手握親姑憩茅屋。
抱薪就地旋鋪攤,支頤相向吞聲哭。
旁人問我是何方,俯首哀哀訴衷曲。
妾家祖居金華府,海道曾為上千戶。
297
《病中有懷呈十五叔父》 明·謝鐸
夕陽西下隔秋陰,三徑門前舊竹林。
無復驚塵隨別夢,獨憐多病損閑心。
絕交書在從人棄,漫興詩成每自吟。
此路近來休更問,欲將青鬢謝朝簪。
299
《寄黃山隱者》 明·鄭琰
傳聞軒帝有仙蹤,古洞無扉對亂松。
半讓石床供蟋蟀,細裁云葉補芙容。
分將月夜三千里,買斷秋煙七十峰。
尚憶我留湯口寺,隔林疏雨聽殘鐘。
300
《鄂渚煙波亭》 宋·戴復古
倚遍南樓更鶴樓,小亭瀟灑最宜秋。
接天煙浪來三峽,隔岸樓臺又一州。
豪杰不生機事息,古今無盡大江流。
憑欄日暮懷鄉國,崔顥詩中舊日愁。
* 關于隔三秋的詩詞 描寫隔三秋的詩詞 帶有隔三秋的詩詞 包含隔三秋的古詩詞(36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