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隱閉的詩詞(235首)
121
《答蘇后湖》 宋·榮倪
草廬卜筑小如巢,翠竹離離檻外交。
鄰米乞來分鶴飽,醫書編就借僧鈔。
經年閉戶窮幽討,晴日攜筇出近郊。
為問練湖高隱地,可容杯水泛堂坳。
122
《詩贈晚學李君》 宋·邢仙老
無言隱幾閉松扃,萬古襟懷獨自靈,點筆時研三鄭篆,彈冠嘗動一簪星。
青童去撅南山木,野客來尋北帝經。
天道不須窺牖見,滿門山岳自青青。
124
《傷亂二首》 宋·袁玧
轟轟烈烈一乾坤,北馬南船日夜奔。
野老有懷悲故國,孤臣無淚哭中原。
浮生似我仍留寓,季世何人不閉門。
獨惜兩湖歸隱后,枕戈誰是晉劉琨。
126
《述懷》 元·葉颙
貌古何妨笑語新,寧憂勛業鏡生塵。
芙蓉霧下三更月,檐葡風前七尺身。
偶爾忘懷非造理,或然閉目獨凝神。
老身迂懶無迎送,高臥從人話隱淪。
127
《題王叔明溪山圖》 明·陳汝秩
前身定是王摩詰,黃鵠溪山似輞川。
薜荔十尋懸綠樹,芙蓉千仞倚青天。
長歌不用來招隱,閉戶當應疏草《玄》。
怪底西風波浪惡,披圖莫上五湖船。
129
《過煙水莊》 明·華察
垂楊蔭平田,湖畔多菑畬。
茫茫煙水中,結茅成隱居。
閑門閉白日,密竹臨清渠。
行隨溪上云,倦枕床頭書。
客至時命酒,興來兼捕魚。
愿言托幽跡,卒歲同樵蔬。
130
《贈蔡內翰九逵》 明·金大車
清朝散史鬢毛斑,江左詞人數往還。
彩筆調高追漢代,玉堂官冷壓仙班。
醉攀春柳晴看月,臥放晨衙早閉關。
他日思君尋舊隱,荷衣沖雨洞庭山。
131
《文峰書院次韻》 明·林俊
太平端合老人龍,臥隱城南江上峰。
筆訝草《玄》高起冢,膏因繼晷慣燒松。
花間得句諸兒續,月底吹簫二客從。
閉戶著書秋更晚,隔溪煙樹夕陽重。
132
《雪景為毗陵陳公懋賦》 明·倪謙
江天雨雪路盡迷,層峰壁立瓊瑤梯。
蒼松凍合玉髯老,翠筿寒壓銀梢低。
屋底幽人常閉戶,最愛銀華絕纖污。
碧窗半啟卷書幃,手把青編映輕素。
133
《游天寧寺》 明·王韋
問年看井幹,結夏閉山門。
路夾雙峰起,泉流百道喧。
葡萄纏廢棟,蛺蝶舞荒園。
窈窕堪棲隱,逢人未可言。
135
《貽石公》 明·吳孺子
石公菩薩性,憐我在羈旅。
前者沖雨來,援止此避暑。
只尺僦西鄰,兩家聞細語。
日漸枕席清,閉門自楚楚。
豈敢稱高臥,無才當獨處。
閑傍夕陰移,瘦骨臨江渚。
或就廬山隱,孰能棄爾汝。
139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140
《芥浮閣二首》 明·鄭胤驥
結廬翳城市,亦足成隱居。
耽寂乃非性,習貫亦晏如。
時有素心人,談笑同草蔬。
且喜足莞簟,幸不礙圖書。
* 關于隱閉的詩詞 描寫隱閉的詩詞 帶有隱閉的詩詞 包含隱閉的古詩詞(23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