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隱知的詩詞(2048首)

    221 《示隱靜恭老》 宋·王之道

    游山何敢避泥涂,恰值催花夜雨余。
    杯渡已知無用楫,馬行今信不更車。
    數聲幽鳥過庭際,一派飛泉赴壑初。
    正欲尋師問心法,卻驚行色逼鐘魚。

    222 《沈楊輔隱軒詩》 宋·王之道

    小隱山林大朝市,夫子命軒良有意。
    仕途捷徑固無取,泉石膏肓亦猶次。
    不知朝隱誰得之,我恐曼倩為近似。
    公卿百執各有職,豈容妄隱但棄位。

    223 《酬周少隱贈行之什》 宋·王之道

    我老無知獨夢魚,清風一枕午鐘余。
    忽驚珠玉情相厚,便覺山林計不疏。
    酒熟會看延客醉,詩成還復遣兒書。
    何人竟得閒中趣,只恐無聊嘆索居。

    224 《訪周元舉菁山隱居》 宋·張元干

    胸次飽丘壑,乃覺軒裳輕。
    舉世沈湎時,勇退公早醒。
    十年煙雨蓑,手種松杉成。
    蒼根郁寒霧,老色入戶庭。

    225 《豹隱軒詩》 宋·朱翌

    金錢暈花山中奇,七日霧雨人不知。
    一朝躍出從於菟,毛群驚駭光陸離。
    釣竿在手身在野,未用聲名動天下。
    久幽則見理則然,世間豈有終藏者。
    道人見笑皮為災,羔裘要袖孰剪裁。
    男兒獨患無文爾,圣世何憂不遇哉。

    226 《王承可有招隱黃龍之意》 宋·朱翌

    通途無寧軌,世綱闊遮邏。
    九遷食肉榮,一餉在堂賀。
    泥深跡逾深,時過事亦過。
    要之鐘鼎飽,不及薇蕨餓。

    227 《招隱(五首)》 明·劉基

    流水千百折,白云三四峰。
    上有噴壑泉,下有凌霜松。
    中有一老人,坐嘯巖間風。
    素發垂兩肩,朱顏映青瞳。

    228 《招隱(五首)》 明·劉基

    有客款我廬,身披紫云袍。
    鳴騶列前后,從者皆俊髦。
    坐我蓬蓽下,向我談伊皋。
    手斡北斗魁,足踏東海鰲。
    高視六合內,泰山等毫毛。
    揮袂起謝客,且還飲我醪。
    醉臥不知曉,衡門塞蓬蒿。

    229 《和江十浮光隱者》 宋·韓維

    我本巖壑性,落身名利場。
    譬如籠中鳥,飛舉意不忘。
    常恨此世人,與古不相方。
    爭名塞朝市,養志空巖房。

    230 《和子華許昌道中詩有隱逸之思》 宋·韓維

    悲風中夜興,寒氣入我室。
    頹然攬衣坐,中懷百憂溢。
    我生乏壯圖,少小事刀筆。
    窺古得微尚,趨時寡良術。

    231 《送沈學士知常州》 宋·韓維

    毗陵今古號名州,況是風流得隱侯。
    吳岫稍迎雙隼旆,洛塵凡敝幾貂裘。
    預期庭下無嚚訟,還向樽前作艷謳。
    去去國門認不羨,畫船煙浪入清秋。

    232 《題鐘隱簡寂觀圖》 宋·吳則禮

    飽知阿隱有妙處,未見從來丘壑謀。
    徑呼管城辦能事,和茳貼貼仍晚秋。
    白頭故作西河夢,獨遣老眼酬南州。
    邊笳牧馬豈不好,平安火過消人憂。

    233 《送少隱兄赴興元幕》 宋·張栻

    出手寧嫌晚,論心本不欺。
    五年江左客,萬里故園里。
    肯枉洞庭棹,來尋棠棣詩。
    固知名義重,豈但慰朝饑。

    234 《題吳子隆兼隱二首》 宋·陳造

    盛吉低眉亦問囚,不疑斷獄但春秋。
    定知小試皮鞭罷,卻喚樵青薦茗甌。

    235 《題吳司理子隆兼隱》 宋·陳造

    紳笏視林藪,達人忘異同。
    端知柱下史,卻笑鹿門翁。
    犴獄仍陰德,詩書亦雋功。
    何須笠澤去,煙浪放船篷。

    236 《游隱靜往反四首》 宋·陳造

    夢覺篝燈噎噎明,碧雞啼罷欲三更。
    定知山雨陣頭惡,但怪瀑聲雷樣鳴。

    237 《再次韻作招隱篇》 宋·陳造

    我家五畝園,泉細地不渴。
    載酒噬肯游,開門誰汝遏。
    典衣買花栽,種十八九活。
    繁華出荒穢,天巧容人奪。

    238 《次韻楊樞視圩游隱靜》 宋·陳造

    勸相江糜畚鍤忙,卻回小隊訪山房。
    松風不約爐煙直,晝晷潛隨僧話長。
    政外輟閑知有味,區中得醉浪名鄉。
    銅丸好句長哦罷,坐聽驚猿墮莽蒼。

    239 《隱靜簡堂老贈籐杖》 宋·陳造

    兩枝籐杖各過頭,一贈詩翁一自留。
    借力崎嶇知意厚,分岐喧靜果誰優。
    拄歸山路煙嵐好,橫向禪堂魔魅愁。
    償盡阿師行腳債,不妨分我老滄洲。

    240 《隱甫圣可子儀同游寶蓮分韻得郭字》 宋·馮時行

    海縣一廛市,天地一郛郭。
    跼蹐礙高厚,而況自羈絡。
    末俗競芒忽,訟紙霜葉落。
    平心作巨帚,一掃付清廓。

    * 關于隱知的詩詞 描寫隱知的詩詞 帶有隱知的詩詞 包含隱知的古詩詞(204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