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隱寄的詩詞(155首)

    61 《寄隱士》 宋·徐德輝

    亭深自無暑,苔徑復縈紆。
    賓客不長到,兒童足可娛。
    荷花晴帶粉,蒲葉晚凝珠。
    與爾城闉隔,茲歡想不殊。

    62 《寄孟熙高隱》 宋·張經

    投老留京國,相思數倚樓。
    江山迷故郡,風雨送殘秋。
    黃菊誰同賞,丹楓我獨愁。
    西陵渡頭月,遙駐木蘭舟。

    63 《寄劉易隱》 宋·章仙巖

    著身塵世易遭魔,是是非非可奈何。
    心地一生如日月,人情千變自風波。
    但從正直天須見,到底關防事轉多。
    所以古來真隱者,貂蟬不肯換漁蓑。

    64 《寄二華隱者》 宋·種放

    我本厭虛名,致身天子庭。
    不終高尚事,有愧少微星。
    北闕空追悔,西山羨獨醒。
    秋風舊期約,何日去冥冥。

    65 《寄邵隱之》 明·范汭

    與君握手未經時,一水空懸別后思。
    心事茫茫誰共語,自持椒酒酹要離。

    66 《梅溪宿徐橘隱者寓舍別后寄謝》 明·甘瑾

    不見故人久,吟愁入鬢絲。
    試呼村舍釀,細論草堂詩。
    夜雨西窗燭,春風別墅棋。
    滄州如有約,歲晚共襟期。

    67 《寄梅雪朱隱居》 明·古明慧公

    何處風篁好,漁莊路匪遙。
    水光清暑簟,花影赤闌橋。
    座客分詩卷,鄰姬浣酒瓢。
    離懷無可贈,清夢過蘭苕。

    68 《寄句曲山中隱者》 明·郭武

    康樂平生愛山水,移家直入煙霞里。
    一窺塵網便深藏,兩以鶴書征不起。
    頭戴皮冠手扶策,蒼蒼滿面風霜色。
    世人欲見恐難尋,樵客相逢多不識。

    69 《寄西山石隱》 明·機先

    碧雞山上雪,想可埋巖房。
    老僧凍不死,燒葉生微陽。
    我欲往從之,杳杳川無梁。
    日落尚延佇,心隨歸鳥翔。

    70 《寄石隱》 明·機先

    古木積蒼煙,空山夜悄然。
    遙知崖上月,獨照病中禪。

    71 《寄云松先生隱居》 明·藍智

    風雨論交舊,林塘卜筑新。
    幽棲兼令弟,高臥愧時人。
    竹日明書帙,浮云惹釣緡。
    林居無俗客,糜鹿自相親。

    72 《寄樸隱南州》 明·夢觀法師

    泖上歸來百事慵,一春愁病似衰翁。
    臥聽溪閣三更雨,數到江花幾信風。
    舊日親朋多楚越,孤云蹤跡尚西東。
    舵樓晚飯人如玉,清夢無時落鏡中。

    73 《虞僧儒辟谷靈隱山賦寄》 明·石頭如愚

    不飯凡僧飯圣僧,若為辟谷碧山層。
    洞云溪水皆相食,卻道人間飽愛憎。

    74 《寄黃山隱者》 明·鄭琰

    傳聞軒帝有仙蹤,古洞無扉對亂松。
    半讓石床供蟋蟀,細裁云葉補芙容。
    分將月夜三千里,買斷秋煙七十峰。
    尚憶我留湯口寺,隔林疏雨聽殘鐘。

    75 《江行夜宿龍吼灘,臨眺思峨眉隱者,兼寄幕中》 唐·岑參

    官舍臨江口,灘聲入慣聞。
    水煙晴吐月,山火夜燒云。
    且欲尋方士,無心戀使君。
    異鄉何可住,況復久離群。

    76 《寄隱士》 宋·陸游

    乳竇寒猶滴,巖扉夜不扃。
    奇書窺鳥跡,靈藥得人形。
    浩浩天風積,冥冥海氣清。
    儻逢王內史,更為乞黃庭。

    77 《寄太湖隱者》 宋·陸游

    青松伐作薪,白玉碎作塵,雖云質已毀,見者猶悲辛。
    磊砢任棟梁,溫潤中琮璧,豈以捐空山,遂比凡木石。
    酈生吏高陽,馬周客新豐,從來豪杰士,大指亦略同。
    具區古大澤,煙水渺千里,可望不可到,中有隱君子。

    78 《寄贈湖中隱者》 宋·陸游

    高標絕世不容親,識面無由況卜鄰。
    萬頃煙波鷗境界,九秋風露鶴精神。
    子推綿上終身隱,叔度顏回一輩人。
    無地得申床下拜,夜聞吹笛度煙津。

    79 《寄題萬元享舍人園享七景·綿隱堂》 宋·楊萬里

    試問隱綿上,何如隱東山。
    出處兩無閡,世間出世間。

    80 《寄題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隱求堂》 宋·楊萬里

    夢里長逢孟,羹中亦見顏。
    癡兒入吾室,真作釆薇看。

    * 關于隱寄的詩詞 描寫隱寄的詩詞 帶有隱寄的詩詞 包含隱寄的古詩詞(15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