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隨風露的詩詞(721首)

    341 《沁園春》 唐·呂巖

    七返還丹,在我先須,煉已待時。
    正一陽初動,中宵漏永,溫溫鉛鼎,光透簾幃。
    造化爭馳,虎龍交媾,

    342 《水龍吟》 宋·晁端禮

    嶺梅香雪飄零盡,繁杏枝頭猶未。
    小桃一種,妖嬈偏占,春工用意。
    微噴丹砂,半含朝露,粉墻低倚。
    似誰家丱女,嬌癡怨別,空凝睇、東風里。

    343 《勝勝慢(和張文伯木犀)》 宋·王之道

    菊團封綠,蓮萼凋紅,蕭然獨見芳姿。
    短墻高榭,疏筠怪石偏宜。
    香遍秋風到處,微雨過、清露零時。
    花陰下,稱箋毫唱和,杖屨追隨。

    344 《水龍吟(酴醿·春景)》 宋·趙長卿

    韶華迤邐三春暮。
    飛盡繁紅無數。
    多情為與,牡丹長約,年年為主。
    曉露凝香,柔條千縷,輕盈清素。

    345 《雨中花》 宋·高觀國

    旆拂西風,客應星漢,行參玉節征鞍。
    緩帶輕裘,爭看盛世衣冠。
    吟倦西湖風月,去看北塞關山。
    過離宮禾黍,故疊煙塵,有淚應彈。

    346 《水龍吟》 宋·張榘

    晝長簾幕低垂,時時風度楊花過。
    梁間燕子,芹隨香觜,頻沾泥污。
    苦被流鶯,蹴翻花影,一闌紅露。
    看殘梅飛盡,枝頭微認,青青子、些兒大。

    347 《滿江紅(雨花臺再用弟履齊鳥衣園韻)》 宋·吳淵

    秋后鐘山,蒼翠色、可供餐食。
    登臨處、怨桃舊曲,催梅新笛。
    江近蘋風隨汛落,峰高松露和云滴。
    歡頭童、齒豁已成翁,猶為客。

    348 《念奴嬌(中秋紀夢)》 宋·家鉉翁

    神仙何處,人盡道、我州三神之一。
    為問何年飛到此,拔地倚天無跡。
    縹緲瓊宮,溟茫朱戶,不與塵寰隔。
    翩然鶴下,時傳云外消息。

    349 《慶春宮》 宋·陳允平

    孤鶩披霞,歸鞍卸日,晚香菊自寒城。
    虛館燈閑,征衫塵浣,夜深何處砧聲。
    亂蛩催怨,月明里、依稀數星。
    云山迢遞,猶誤歸期,方寸遍縈。

    350 《驀山溪》 宋·黃人杰

    翠環驚報,葉底梅如彈。
    小摘試嘗看,齒微酸、生香不斷。
    煙丸露顆,肥得頰兒紅,還欲近,淺黃時,風雨摧殘半。
    何如珍重,剩著冰盤薦。

    春游惜春

    351 《括沁園春》 宋·林正大

    廬阜諸峰,爐峰絕勝,草堂介焉。
    敞明窗凈室,素屏虛榻,要仰觀山色。
    俯聽流泉。
    中有池臺,旁多竹卉,夾澗杉松高刺。

    352 《賀新郎》 宋·黃升

    席作此
    風送行春步。
    漸行行、山回路轉,入云深處。
    問訊花梢春幾許,半在詩人杖屐。

    宋詞三百首豪放長江詠史懷古抒懷懷才不遇人生

    353 《賀新郎》 宋·黃升

    席作此
    風送行春步。
    漸行行、山回路轉,入云深處。
    問訊花梢春幾許,半在詩人杖屐。

    354 《摸魚兒(塵梅)》 宋·顏奎

    對琴臺、不堪塵涴,春風微露纖指。
    崢嶸鶴膝翹空勢,取次著花安蕊。
    偏有意。
    把竹外一枝,飛灑輕煙里。

    355 《玉帶生歌并序》 清·朱彝尊

    玉帶生,文信國所遺硯也。
    予見之吳下,既摹其銘而裝池之,且為之歌曰:玉帶生,吾語汝:汝產自端州,汝來自橫浦。
    幸免事降表,僉名謝道清,亦不識大都承旨趙孟俯。
    能令信公喜,辟汝置幕府。

    詠物寫花品格

    356 《讀書》 宋·曾鞏

    吾性雖嗜學,年少不自強。
    所至未及門,安能望其堂。
    荏苒歲云幾,家事已獨當。
    經營食眾口,四方走遑遑。

    357 《監造御茶有所爭執》 宋·徐璣

    森森壑源山,注注壑源溪。
    修修桐樹林,下蔭茶樹低。
    桐風日夜吟,桐雨灑霏霏。
    千業高一青,一業千萬枝。

    358 《九日南山》 宋·萬某

    南山何峨峨,群峰秀色聚。
    朝暉與夕靄,無□□去住。
    徘徊九折險,縈曲一川注。
    懸巖置屋少,□穴亦可度。

    359 《題蒼梧部》 宋·陳執中

    莫訝南方景物疏,為君聊且話蒼梧。
    地傾二面城池壯,江迸三流氣色麄。
    山畜火光因政出,石藏牛影為仙呼。
    官廳傳自唐丞相,民頌思從漢大夫。

    360 《石城曲題采蓮圖》 明·陸師道

    秦淮水綠芙蓉明,玄武湖邊煙艇橫。
    香風翠袖暮云亂,落日新妝紅浪驚。
    城隅濠曲歌聲起,卻寄愁心棹謳里。
    恨不相攜桃葉渡,心知同在長干住。

    * 關于隨風露的詩詞 描寫隨風露的詩詞 帶有隨風露的詩詞 包含隨風露的古詩詞(72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