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真如是,無□不心地。觸目應菩提,名標法身義。
欽聞如是經,遍吉示知音。天上及地下,盡屬法王心。
趣向菩提道,可道非常道。無名天地先,十方源浩浩。
驢鳴并犬吠,皆標第一義。幪頭都不知,一體包天地。
直須全五眼,私業無家產。天地也不知,莫怪渠儂懶。
洪鐘渾鐵鑄,懸樓插云勢。搖杵一擊時,此聲振天地。
溟鯤運不賒,大地一微沙。更有九萬里,依舊入蘆花。
法會起因出,平地起波流。含靈同佛性,忙忙不肯休。
諸緣眼病花,長安幾萬家。露地白牛穩,休夸鹿牛車。
一溪屈曲與山隨,要試躋攀腳未衰。隔岸人家西日外,數株紅柿壓疏籬。
敢慕昔賢居曠達,分甘吟骨寄山阿。劉伶常備隨身鍤,陶令曾為自挽歌。未必浮生於此悟,算來忙處為人多。北邙原上堪回首,莫枉心情用太過。
山中百事且休聞,也莫參禪莫鍊神。纏樹古藤無了日,隨風亂葉豈由身。閑來景物吟方到,靜處工夫識始真。想得大槐宮里夢,日高猶有未醒人。
真誥巖前舊筑居,夫妻雙化是仙期。至今耕隴桑麻地,全似桃源晉宋時。窀穸同晨符吉卜,親朋分夜別靈帷。詩書孫子名方盛,錦誥重因日未遲。
二儀初創象,三才乃分位。非惟樹司牧,固亦垂文字。綿代更膺期,芳圖無輟記。炎漢承君道,英謨纂神器。
逐仙賞,展幽情,逾昆閬,邁蓬瀛。游魯館,陟秦臺。污山壁,愧瓊瑰。檀欒竹影,飆f2松聲。
寒亦不憂雪,饑亦不食人。人血豈不甘,所惡傷明神。太室為我宅,孟門為我鄰。百獸為我膳,五龍為我賓。
送別
漢室將衰兮四夷不賓,動干戈兮征戰頻。哀哀父母生育我,見離亂兮當此辰。紗窗對鏡未經事,將謂珠簾能蔽身。
兄弟同出門,同行不同志。凄凄分岐路,各各營所為。兄上荊山巔,翻石辨虹氣。弟沉滄海底,偷珠待龍睡。
悲哉為儒者,力學不能疲。讀書眼欲暗,秉筆手生胝。十上方一第,成名常苦遲。縱有宦達者,兩鬢已成絲。
漢帝重阿嬌,貯之黃金屋。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寵極愛還歇,妒深情卻疏。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
樂府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