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陶子的詩詞(45首)

    1 陶子駿佚老堂》 宋·孔武仲

    不逐魚商不問農,悠然今作鹿皮翁。
    地臨白傅荒臺畔,人在華胥樂國中。
    一榻遠分廬阜月,兩軒平揖廣寒風。
    杖藜亦欲頻還往,肯使清閑并屬公。

    2 《宴陶家亭子》 唐·李白

    曲巷幽人宅,高門大士家。
    池開照膽鏡,林吐破顏花。
    綠水藏春日,青軒秘晚霞。
    若聞弦管妙,金谷不能夸。

    3 《后和陶詩(二十首)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 明·童冀

    我昔少年日,無事幸休居。
    佩弦戒性緩,每師董安于。
    迨茲桑榆景,始悟失東隅。
    屢將孱弱軀,觸冒風波途。

    4 《后和陶詩(二十首)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 明·童冀

    仲冬度長淮,滉蕩迷所知。
    同行得佳侶,乃諧夙所期。
    憶昨辭京國,與子適同時。
    參差各首路,不謂會在茲。
    舉觴更相屬,滿飲不須辭。
    人生如浮萍,聚散安足疑。

    5 《和陶游斜川正月五日,與兒子過出游作》 宋·蘇軾

    謫居澹無事,何異老且休。
    雖過靖節年,未失斜川游。
    春江淥未波,人臥船自流。
    我本無所適,泛泛隨鳴鷗。

    6 《陶驥子駿佚老堂二首》 宋·蘇軾

    我從廬山來,目送孤飛云。
    路逢陸道士,知是千歲人。
    試問當時友,虎溪已埃塵。
    似聞佚老堂,知是幾世孫。
    能為五字詩,仍戴漉酒巾。
    人呼小靖節,自號葛天民。

    7 《跋子瞻和陶詩》 宋·黃庭堅

    子瞻謫嶺南,時宰欲殺之。
    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
    彭澤千載人,東坡百世士。
    出處雖不同,風味乃相似。

    8 《和答李子真讀陶庾詩》 宋·黃庭堅

    樂易陶彭澤,憂思庾義城。
    風流掃地盡,詩句識余情。
    往者不再作,前賢畏後生。
    君言得意處,此意少人明。

    9 《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 宋·蘇轍

    大道與眾往,疾驅祗自塵。
    徐行聽所之,何者非吾身。
    卻過白鶴峰,雞犬來相親。
    筑室依果樹,有無通四鄰。
    安眠豈有足,良夜惟恐晨。
    晨朝亦何事,倦對往來人。

    10 《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 宋·蘇轍

    莫言三謫遠,歸路近庾嶺。
    誰憐東坡窮,垂老徒此景。
    幸無薪炭役,豈念冰雪冷。
    平生笑子厚,山水記柳永。
    孜孜苦懷歸,何異走逃影。
    吾觀兩蠻觸,出縮方馳騁。
    百年寄龜息,幸此支床靜。

    11 《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 宋·蘇轍

    我來適惡歲,斗米如珠量。
    何時舉頭看,歲月守心房。
    念我東坡翁,忍饑海中央。
    愿翁勿言饑,稷調陰陽。
    玉池有清水,生肥滿中腸。

    12 《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 宋·蘇轍

    故山縱得歸,無復昔遺老。
    家風知在否,後生恐難保。
    似聞老翁泉,曾作泥土燥。
    窮冬忽涌溢,絡繹瓶甕早。
    此翁終可信,明月耿懷抱。
    從我先人游,安得不聞道。

    13 《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 宋·蘇轍

    幽憂如蟄蟲,雷雨驚奮豫。
    無根不萌動,有翼皆騫翥。
    嗟我獨枯槁,無來孰為去。
    念兄當北遷,海闊煎百慮。

    14 《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 宋·蘇轍

    嘗聞左師言,少子古所喜。
    二兒從兩父,服辱了百事。
    佳子何關人,自怪余此意。
    看書時獨笑,屢與古人值。
    他年會六子,道眼誰最駛。
    衣缽儻可傳,田園不須置。

    15 《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 宋·蘇轍

    舜以五音言,二雅良褊迫。
    變風猶井牧,驅人遂阡陌。
    周余幾崩壞,況經甫與白。
    崎嶇收狂瀾,還付濫觴窄。
    蒙莊冱渭雜,恐有郭象客。
    壁藏待知者,金石聞舊宅。

    16 《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 宋·蘇轍

    大道如衣食,六經所耕桑。
    家傳易春秋,未易相秕糠。
    久種終不獲,歲晚嗟無糧。
    念此坐嘆息,追飛及頹陽。
    天公亦假我,書成麟未傷。
    可憐陸忠州,空集千首方。
    何如學袁盎,日把無可觴。

    17 《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 宋·蘇轍

    五年寓黃閣,盛服朝玄端。
    愧無昔人姿,謬作奇章遷。
    還從九淵底,回望百尺巔。
    身世俱一夢,往來適三餐。
    天公本無心,誰為此由緣。
    從今罷述作,盡付逍遙篇。

    18 《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 宋·蘇轍

    吾兄昔在朝,屢欲請會稽。
    誓將老陽羨,洞天隱蒼崖。
    時事乃大謬,寧復守此懷。
    區區芥子中,豈有兩須彌。
    舉眼即見兄,何者為別離。
    尻輿駕神馬,孰為策與羈。
    弭節過蓬萊,海波看增虧。

    19 《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 宋·蘇轍

    紅爐厄夏景,團扇悲秋涼。
    來鴻已遵渚,去燕亦辭梁。
    冰蠶懷凍藪,火鼠安炎鄉。
    曲士漫談道,夏蟲豈知霜。
    物化何時休,嘆息此路長。

    20 《和子瞻次韻陶淵明勸農詩》 宋·蘇轍

    我遷海康,實編于民。
    少而躬耕,老復其真。
    乘流得坎,不問所因。
    愿以所知,施及斯人。

    * 關于陶子的詩詞 描寫陶子的詩詞 帶有陶子的詩詞 包含陶子的古詩詞(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