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陶丘的詩詞(176首)

    161 《歲晚諸君送酒賦長歌以謝之》 宋·李處權

    我有經綸天下之大志,陶冶萬物之雄心。
    上書幾欲自藏達,君門無籍不可尋。
    歸來撫劍星斗近,老去援琴山水深。
    混跡漁樵友麋鹿,興發時為梁父吟。

    162 《題錢德載雙清堂》 宋·李處權

    誰識堂堂忠懿孫,至今人物典刑存。
    頗同陶令辭蓮社,但學龐公隱鹿門。
    醉枕泉香分石脈,吟窗樹老出云根。
    喜攜自有東山妓,好事寧無北海樽。

    163 《次韻翁子秀移竹》 宋·李處權

    嘗讀東坡詩,不可居無竹。
    況此真瑯玕,一一溫如玉。
    得非瑤池種,阿母所愛育。
    一日三封植,近之誰敢觸。

    164 《行之金部既獲奉祠之請歸赴大阮之約詩以高之》 宋·李處權

    阮籍頗推咸,謝安已舉玄。
    盛事如昨日,風流想當年。
    嶷嶷次對公,人物藝且賢。
    文忠命世豪,植本浚其源。

    165 《和游丹霞有懷歸之意》 宋·李覯

    暫時來訪道家流,肯伴煙蘿滯一丘。
    為憶長安瞻日下,欲尋蓬島向鱉頭。
    陶潛醉后雖眠石,王粲憂多更上樓。
    宣室歲馀虛席在,青山何路更重游。

    166 《閒居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 宋·釋文珦

    予生駑且鈍,良御謾加鞭。
    蹇步常居后,長途靡克前。
    於焉辭里塾,竟爾向林泉。
    魯誥方擩嚌,真乘又賾研。

    167 《題張公文潛詩卷一首》 宋·蘇籀

    群才奔正始,辦論軼髯卿。
    諸老力推轂,斯文有定評。
    龍旗叔孫氏,金筆左丘明。
    杕杜嘗嗤點,椒蘭足陷傾。

    168 《武擔山感事》 宋·孫應時

    歸心極江海,秋夢著丘園。
    鷗鷺白蘋渚,年羊黃葉村。
    古人真已遠,世事渺難論。
    相見陶元亮,觴來不得言。

    169 《和師文》 宋·孫應時

    筆端陶謝不枝梧,朝食千龍信手屠。
    天與詩人清氣骨,家傳前輩學工夫。
    從渠擾擾一丘貉,看我昂昂千里駒。
    已喜朝廷似元何,去依日月上天衢。

    170 《題愚齋》 宋·楊時

    結廬依林丘,回峰爭盤紆。
    下闞清池淵,憑軒數游魚。
    飛閣出云表,浮煙襲簪裾。
    中有傲世士,脫略自謂愚。

    171 《戒永州道聞思歸樂三首》 宋·曾豐

    張翰陶潛出信緣,思莼愛菊返丘園。
    帝魂已托杜鵑去,今汝寧非二子魂。

    172 《萬安簿吳公誼實浙余杭人今書滿最歸歟欲竟投》 宋·曾豐

    錢唐之墟故吳地,子孫復以吳為民。
    百世不有云來興,高者道德次文藝。
    萬安主簿今詩雄,終未得力翻得窮。
    猶余妻子眼未白,不有江山囊幾空。

    173 《陳令君增誠齋三三徑為十二徑次韻》 宋·朱繼芳

    四家三徑各風流,今古悠悠貉一丘。
    拍甕新篘浮臘膩,繞堤老柳弄春柔。
    日邊黃紙催人去,霞外山聽鶴留。
    若問西疇蓑笠事,合還陶令一孤舟。

    174 《張翁攜酒見過用前韻》 明·程嘉燧

    西郭端居已嗒然,野人爭席不知年。
    遠梅晴昊移筇外,斜日林丘到水邊。
    池面薙苔連土氣,松頭爇酒帶花燃。
    興闌纖月沿歸艇,正值陶公醉欲眠。

    175 《納火禮祀大辰十二首》 隋代·佚名

    恭惟火正,自陶唐氏。
    邑于商丘,配食辰祀。
    有功在民,有德在位。
    敢替典常,惟恭奉幣。

    176 《納火禮祀大辰十二首》 隋代·佚名

    恭惟火正,自陶唐氏。
    邑于商丘,配食辰祀。
    有功在民,有德在位。
    敢替典常,惟恭奉幣。

    * 關于陶丘的詩詞 描寫陶丘的詩詞 帶有陶丘的詩詞 包含陶丘的古詩詞(1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