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陵持的詩詞(355首)

    341 《讀陶集愛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一曰秋菊》 宋·方回

    陶公愛菊滿園秋,甚欲持醪竟靡由。
    世事重華那復爾,無錢更覺少陵愁。

    342 《送劉都事五十韻》 宋·方回

    近人于仕宦,如以韓盧獵。
    泰山有不見,得獸夸足捷。
    學問夫何如,有書鑰諸篋。
    府史以為師,僅能署吏牒。

    343 《次韻德基效歐陽體作雪詩禁體物之字兼送表臣》 宋·李處權

    朝來凍坐如縮龜,不聞打窗那得知。
    江南地暖亦有此,驚心遠自龍沙吹。
    六一居士最能賦,東坡先生追撚髭。
    腐儒得句亦起舞,硯寒沃筆浮輕澌。

    344 《和李夷行游西溪醉歸》 宋·李復

    輕輿共登大堤路,左手持螯不問數。
    風回驚怨落紅飛,把酒臨溪倚花樹。
    杯中神物換凡骨,直欲呼云上天去。
    茂陵劉郎老更癡,夜守銅盤飲寒露。

    345 《戲謝漕食豆粥》 宋·李復

    石泉清甘出山麓,瓦釜貯泉烹豆粥。
    太行苦霧朝塞門,相與持杯煖寒腹。
    集仙學士著繡衣,瑞節前驅光照玉。
    入境風生三十州,高廩臨邊溢紅粟。

    346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徐庶》 宋·林同

    不勝方寸亂,豈暇二心持。
    忍矣王陵將,賢哉徐庶辭。

    347 《禪人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廬陵米價百念升,趙州蘿蔔半千秤。
    只麼郎當住持,洎合殃殺性命。
    省不省,腦后更將楔釘。

    348 《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 宋·蘇頌

    我昔就學初,齠童齒未齔。
    嚴親念癡狂,小藝誘愚鈍。
    始時授章句,次第教篇韻。
    蒙泉企層瀾,覆簣期九仞。

    349 《送朱仲微使君赴闕》 宋·孫應時

    聲跡周行舊,人門漢相延。
    謝宗康樂在,阮侄仲容賢。
    文獻群公側,風流晚輩先。
    天資超玨,心量極澄淵。

    350 《四明山記游八十韻》 宋·孫應時

    平生抱遐尚,撫劍遠行游。
    跡謝聲利牽,心與巖壑謀。
    東征泛滄海,南驚逾丹丘。
    西登峨峨嘯,北望關隴愁。

    351 《寄李允蹈》 宋·孫應時

    相遇吳陵日,如登單父臺。
    了知心尚在,不忍首重回。
    明月人千里,春風酒一杯。
    緘詩憑驛使,持當嶺頭梅。

    352 《和沈子美梅詩》 宋·王洋

    一氣如權衡,俯仰在緹室。
    鼓行橐籥間,草木俱應律。
    物物各有長,輩行皆屈膝。
    誰能長百花,寒梅最先密。

    353 《送呂憲帥維揚》 宋·喻良能

    讀我宋實錄,元豐治明昌。
    五年九月中,上特開天章。
    從容謂輔臣,邊民疲可傷。
    呂獨為騰言,他人終未嘗。

    354 《題譚氏榮壽堂》 宋·曾豐

    少年大抵不分老,往往頭白常諱早。
    千齡一際慶壽恩,白之早者尤其好。
    廬陵太守以名聞,君家堂前翁若□。
    緼之檢渥封倉皇,藍袍霞帔著顛倒。

    355 《贈徐君圖按曲圖歌》 明·程嘉燧

    徐君神宇和且清,翩翩濁世稱達生。
    但持一杯蟹螯足,能揮萬事鴻毛輕。
    自言百年在行樂,千金買歌恣歡謔。
    尊傍二豪與七貴,醉后五白兼六博。

    * 關于陵持的詩詞 描寫陵持的詩詞 帶有陵持的詩詞 包含陵持的古詩詞(35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