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江南疊鼓催,清香清淚各徘徊。知君清德用無盡,棹欲移時留蠟梅。
紅裙族雕筵,一醉當鯨吸。使君若問余,為道貧徹骨。
藉甚零陵郡,風流記昔賢。宅存元不部,人識范忠宣。山近地宜竹,溪清岸有泉。官閒時訪古,余韻故依然。
孝友傳家法,如君好弟兄。只應推此意,便足慰民情。間歲仍艱食,新書督勤耕。想今瀟水畔,惟日望雙旌。
歲事有豐儉,民情關悴榮。蓄儲雖具數,郡邑頗空名。為國深存慮,勞公作是行。違離頻領引,邂逅復心傾。
假日黃堂燕,窮冬白晝長。風流話前哲,翰墨出珍藏。莒國龍蛇字,西臺錦繡章。東萊先理致,朱老繼顛狂。
姓名久已御屏間,合上鋒車入帝關。豈有薦書喧筆橐,但留聲價惠江山。簿書袖手詩還在,出處忘情意自閑。不分愛江樓下水,隔人無計可追攀。
我無郡績合歸與,君有時名孰舍諸。其事頗同人頗異,此心相照亦相疏。一時風力天容改,后夜月華云氣舒。同是江南易回首,人來多寄一行書。
雪片冬深玩易編,正公和氣理尤渾。八分寫就龍蛇走,巖藤澗樹常蜒蜿。蓮蕩飄裾紫陽學,歸來拂拭莓苔痕。巖前世事幾興廢,道無今古終長存。
自紫巖來百載余,我公德量世閒無。官高也只如韋布,家慶真堪入畫圖。忙處轉多閒氣象,平時惟做實工夫。此行當坐經綸閣,須念蒼生已及膚。
閫寄當今第一難,三年裘帶笑談閒。寬扶民力野聲樂,靜壓邊風江水閒。□□有緣鐘阜在,清朝卻詔履星還。過家聞說須留憩,荷滿江洲筍滿山。
當年赤手戰南宮,道眼收歸造化中。欲把一陶成異日,已教兩度受春風。登門英俊知何限,著意孤寒卻最豐。但愿身如秋后菊,橘州深處寄霜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