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險異的詩詞(237首)

    161 《和王仲儀詠癭二十韻》 宋·梅堯臣

    汝水出山險,汝民多病癭。
    或如雞精滿,或若猿嗛并。
    女慚高掩襟,男大闊裁領。
    飲水擬注壺,吐詞侔有鯁。

    162 《姑蘇雜詠 陽山(在城西北,古名秦余杭山,》 明·高啟

    我登此山巔,不知此山高。
    但覺群山總在下,坐撫其頂同兒曹。
    又見太湖動我前,洶涌三十萬頃煙波濤。
    長風吹人度層嶂,不用仙翁赤城杖。

    163 《次韻十二弟所寄》 宋·晁說之

    莫問西臨統萬城,書簽月色落南榮。
    遠天雁去驚幽夢,近體詩來慰老情。
    籌筆陣寒徒許國,題鞭句險政傷生。
    敢尋五世蓬萊路,異姓王孫尚避名。

    164 《和仲咸詩六首之五和題鳴馬廟》 宋·王禹偁

    何人祠廟立空山,四皓精靈合往還。
    疋馬不辭峰更險,冥鴻應為世多艱。
    云生碧殿熒鴟尾,風觸金鋪動獸環。
    欲識姓名無問處,空聞靈異庇商顏。

    165 《謫居感事》 宋·王禹偁

    遷謫獨熙熙,襟懷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還依道,生涯只在詩。
    惟尚諭山水,詎敢詠江蘺。

    166 《感流亡》 宋·王禹偁

    謫居歲云暮,晨起廚無煙。
    賴有可愛日,懸在南榮邊。
    高舂已數丈,和暖如春天。
    門臨商於路,有客憇檐前。

    167 《中條山》 宋·王禹偁

    崛起巨河邊,奔騰欲上天。
    遠臨滄海盡,高與太行連。
    大塊橫為脊,它山立似拳。
    土膏經舜耒,石險任秦鞭。

    168 《四和》 宋·劉克莊

    手援鍪弧先奮呼,盛氣直傳入國都。
    屈盤硬語押險韻,有似兵家使詐愚。
    專場自矜觜距黠,覆軍詎意肝腦涂。
    堂堂老將號令肅,中營外柵如聯珠。

    169 《觀調發四首》 宋·劉克莊

    大胡自來未易當,謂鞭可投沙可囊。
    廟謨先事自為備,天塹雖險難撤防。
    健兒白叟鄉之望,愿聞一語以自壯。
    老儒無以激發君,歷歷為君說名將。
    武襄貴不除黥文,韓岳亦隸河北軍。
    當時繿縷何足云,異日掛劍圖元勛。

    170 《道士王元之以詩為贈多見哀勉因以古詩為答》 宋·王令

    利劍不刺鼠,大釣不聯鮞。
    天昏白日沉,劍決浮云披。
    地蕩海水搖,釣引九鯨縻。
    固其用不常,安得易用為。

    171 《晝睡》 宋·王令

    太古一去浩萬世,百智競起紛修治。
    交將砭刀潰瘡痏,縱得平好無完皮。
    傾山竭河論曲水,都投大海為酒池。
    中間秫稻不滿掬,日益醞釀成澆漓。

    172 《造侄寄人面毛竹杖四》 宋·曾幾

    麥秋氣清和,槐夏日陰翳。
    塊然守蓬蒿,何以破昏滯。
    肩輿卒輩乏,徒步腳力費。
    出門即林丘,散策空夢寐。

    173 《渡江》 宋·陳與義

    江南非不好,楚客自生哀。
    搖檝天平渡,迎人樹欲來。
    雨余吳岫立,日照海門開。
    雖異中原險,方隅亦壯哉。

    174 《答及甫和》 宋·洪咨夔

    束發讀連山,端倪識乾坤。
    欲辨南北戒,須窺越胡門。
    藏書探禹穴,乘槎窮靈源。
    平生蓬矢志,到處屐齒痕。

    175 《圣節日望拜黃牛祠前退讀眾碑感而有作》 宋·洪咨夔

    蜀在八極間,卦位西南坤。
    萬里泝天險,三峽為坤門。
    巨靈擘太華,飛出黃河源。
    余刃落巴山,巉絕雷斧痕。

    176 《開梅山》 宋·晁補之

    開梅山,梅山開自熙寧之五年。
    其初連峰上參天,巒崖盤崄閡群蠻。
    南北之帝鑿混元,此山不圯藏云煙。
    躋攀鳥道出薈蔚,下視蛇脊相夤緣。

    177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傷足》 宋·蘇轍

    少年謬聞道,直往寡所疑。
    不知避礙險,造次逢顛危。
    中歲鮑憂患,進退每自持。
    長存鄙夫計,未免達士嗤。

    178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七傷足》 宋·蘇轍

    少年謬聞道,直往寡所疑。
    不知避礙險,造次逢顛危。
    中歲飽憂患,進退每自持。
    長存鄙夫計,未免達士嗤。

    179 《句》 宋·張舜民

    萬里秋風吹鬢發,百年人事倚欄干。
    知他落日能多少,偏照淮南幾處山。
    李白尋仙持玉杖,庾公對月踞胡床。
    樓上康廬紫翠環,檻前湓浦轉清灣。

    180 《湖學別蘇召叟》 宋·劉過

    失學老無成,寧不心自慊。
    子聊生吾后,逸俟眼未見。
    委身入罏錘,顧此金百煉。
    有如頑鈍質,豈可便磨劃。

    * 關于險異的詩詞 描寫險異的詩詞 帶有險異的詩詞 包含險異的古詩詞(2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