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險聲的詩詞(414首)
161
《山行》 宋·真山民
林梢初日弄陰晴,露浥溪花笑欲迎。
澗暗只聞泉滴瀝,山青剩見鷺分明。
遠峰忽轉還如繞,險逕徐行亦似平。
莫謂詩成無與和,風篁也解作吟聲。
162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
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164
《過陰山和人韻》 元·耶律楚材
陰山千里橫東西,秋聲浩浩鳴秋溪。
猿猱鴻鵠不能過,天兵百萬馳霜蹄。
萬傾松風落松子,郁郁蒼蒼映流水。
六丁何事夸神威,天臺羅浮移到此。
165
《梁父吟》 宋·葉適
依大麓之遺址兮,儲后土之神靈。
樂天地之休嘉兮,皇涓潔而薦誠。
集后土之雍容兮,刺百圣之禮文。
卻大輅而御蒲秸兮,惟儉德之是崇。
166
《昨夜》 宋·施樞
昨夜陰風刮地鳴,亂敲窗紙夢魂驚。
壁寒剝落泥成片,屋老漂搖瓦作聲。
野市霜明人跡險,官河水冷客舟橫。
翻思帶甲眠戈者,何幸吟身傍帝城。
167
《今歸》 宋·周容
雞聲催櫓急,才到舊漁磯。
月淡人爭渡,霜濃犬出扉。
招魂思昨險,拭眼悟今歸。
鄰叟墻頭問,應先淚濕衣。
168
《蘇武慢·試問禪關》 元·馮尊師
試問禪關,參求無數,往往到頭虛老。
磨磚作鏡,積雪為糧,迷了幾多年少。
毛吞大海,芥納須彌,金色頭陀微笑。
悟時超、十地三乘,凝滯四生六道。
169
《王家坡觀瀑》 近代·陳三立
松底秋風翻兩袂,雜隨婦孺探勝地。
長谷橫出小天池,斗下犖確沙石碎。
再折冥徑路絕,披拂榛莽穿荒翳。
衣牽發甫脫免,亂石磊磊堆無次。
170
《烈女李三行》 元·胡天游
大海何漫漫,千年不能移。
太山自言高,精衛銜石飛。
朝見精衛飛,暮見精衛飛。
吐血填作塸,一旦成路蹊。
171
《郭忠恕出峽圖》 明·貝瓊
巫峽何危哉,夾拱如龍門。
禹治九州不得到此,峽口水作雷霆奔。
問汝江中人,幾日三巴去?峨眉五月銷古雪,滟滪堆深虎
須怒。
172
《峨嵋道人拳歌》 明·唐順之
浮屠善幻多技能,少林拳法世希有。
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深山白猿授。
是日茅堂秋氣高,霜薄風微靜枯柳。
忽然豎發一頓足,崖石迸裂驚砂走。
173
《感事》 宋·石介
吾賞觀中夏,地平如砥石。
幅員數萬里,車馬通轍跡。
帝宅君土中,紫垣當辰極。
長江斷其南,絕塞經其北。
174
《諷臨安試》 宋·淳佑士人
南省觀圖喪一名,補闈又試萬人英。
兩重門閾如天險,十有七人倒地橫。
誰設秦阬來貢院,枉教唐士夢登瀛。
云山萬里家何在,月白風清鬼哭聲。
175
《舫齋》 宋·鄧樸
悶悶之暑不可耐,走馬來尋靈跡怪。
山深樹老龍屈蟠,洞闊云寒鼠飛敗。
嶄然角立九關鎖,勢鑠晴空生險隘。
流泉奔蕩一聲雷,倒擘懸崖舞澎湃。
176
《惠安橋》 宋·董天吉
涔陽山水壯南州,千尺飛梁速去郵。
蛟鱷翻濤聲吼夜,虹蜺分雨氣橫秋。
險疑云棧通車馬,高比銀河挾女牛。
鉅萬功成書太史,絕勝舟楫濟中流。
177
《峽山古調》 宋·杜曾
濫觴岷山側,朝宗蓋自然。
沸沸出幽竇,滔滔成巨川。
深流疑徹地,遠勢欲浮天。
萬石攢若斗,一流瀉如懸。
178
《紀西夏事》 宋·范雍
劇賊稱中塞,驅馳甲鎧精。
昔惟矜突騎,今亦教攻城。
伏險多邀擊,驅羸每玩兵。
拘俘詢虜事,肉盡一無聲。
180
《江行萬里圖》 宋·黃大受
雪山西來接海白,天之所以限南北。
誰人胸里著輿圖,揮斥荊吳入綃墨。
濃濃淡淡兩岸山,煙波彌茫江面寬。
水空漠漠鳥飛絕,漸看漸遠天漫漫。
* 關于險聲的詩詞 描寫險聲的詩詞 帶有險聲的詩詞 包含險聲的古詩詞(41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