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險回的詩詞(415首)
241
《題郵亭壁歌》 明·金華宋氏
郵亭咫尺堪投宿,手握親姑憩茅屋。
抱薪就地旋鋪攤,支頤相向吞聲哭。
旁人問我是何方,俯首哀哀訴衷曲。
妾家祖居金華府,海道曾為上千戶。
242
《雨花臺宴客九韻》 明·李蓘
休衙松日高,出郭溪風送。
蘭棹漾晴波,花林暖香夢。
輕云蕩我胸,萬象可撫弄。
綠竹搖崇丘,青煙發巖洞。
據險把金樽,悅此山鳥哢。
翩翩遠帆回,稍稍疏鐘動。
良會不可常,歸鞍且遲控。
243
《聞雁篇》 明·李士允
秋思人間正紛紛,秋聲天外忽驚聞。
情類斷猿悲落月,響如離鶴怨愁云。
憐渠南北無寧翼,天隅海曲傳消息。
別去終期得再逢,歸來頗似曾相識。
244
《桃源》 明·劉崧
青林被重岡,蒼石立絕澗。
冥冥松風回,高蔓弱可綰。
驅車鶴嶺下,沮洳濕危棧。
微茫煙霞集,披靡杉筠間。
245
《蠶尖》 明·劉崧
日出西嶺赤,鳴禽度高楠。
稍陟衣帶嶺,東尖屹危參。
側身忽旁斷,擬步若幽探。
勃勃草木霏,高下皆浮嵐。
246
《登北山》 明·劉仔肩
薄言出東郭,縱步陟北嶺。
油云冒崟崿,寒松雜修挺。
林翳景若暝,溪回路猶引。
崇基擬素志,澄淵鑒清影。
遵險既易常,臨深亦逾謹。
朋游并登眺,妙趣心獨領。
寄想煙霞濱,超然欲歸隱。
247
《門有車馬客行》 明·史鑒
翩翩南回雁,哀鳴向秦飛。
道路非不遠,乘時安可違。
門有車馬客,駕言歸故廬。
關中天下險,山河盡城池。
248
《李牧祠下眺望作》 明·蘇祐
泉源冰竇入春分,鳥語花香遲客聞。
戍鼓寒沉龍塞月,夕烽晴照雪山云。
年來近野多戎壘,時過回陽幾雁群。
險絕頗憐今昔地,莫教空說李將軍。
249
《過清遠峽》 未知·王偁
兩山夾飛流,曲折始東走。
排空殷崩雷,出峽去愈驟。
商人數畏津,漁子駭奔溜。
回瀾乍窺淵,迸瀨亂泄竇。
250
《入峽》 明·王紳
世傳三峽險,吾身適屢往。
蕩舟趨洄流,驚濤漾輕漿。
褷峰開復合,青天細如掌。
浪急先期程,谷空答漁響。
回顧上瀨人,吾行若平壤。
日夕下夷陵,祝酒相欣賞。
251
《扈從度龍門作》 明·王英
邊塞山川壯,關城地勢雄。
崖傾開鳥道,路險瞰龍宮。
后隊千旗擁,前驅一騎通。
紆回多傍澗,登陟半凌空。
255
《旅懷》 明·虞堪
野閣篝燈獨夜時,苦愁風雨失歸期。
夢回蜀道關山險,行盡江南草木衰。
縱酒為憐花落去,懶眠重恨月來遲。
不知鳴鳳飛何處,老卻梧桐第一枝。
256
《漁父》 明·張元凱
溪橋轉山徑,湖水碧于苔。
漁舟柳陰下,舉網得四腮。
樵薪猶未至,新醅業已開。
團圞坐妻孥,不簪亦不鞋。
259
《出峽》 宋·蘇軾
入峽喜巉巖,出峽愛平曠。
吾心淡無累,遇境即安暢。
東西徑千里,勝處頗屢訪。
幽尋遠無厭,高絕每先上。
260
《再游徑山》 宋·蘇軾
老人登山汗如濯,到山困臥呼不覺。
覺來五鼓日三竿,始信孤云天一握。
(古語云:孤云兩角,去天一握。
)平生未省出艱險,兩足慣曾行犖確。
* 關于險回的詩詞 描寫險回的詩詞 帶有險回的詩詞 包含險回的古詩詞(4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