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除疾的詩詞(172首)

    61 《初夏即事寄魯望》 唐·皮日休

    夏景恬且曠,遠人疾初平。
    黃鳥語方熟,紫桐陰正清。
    廨宇有幽處,私游無定程。
    歸來閉雙關,亦忘枯與榮。

    62 《薛陽陶觱篥歌》 唐·羅隱

    平泉上相東征日,曾為陽陶歌觱篥。
    烏江太守會稽侯,相次三篇皆俊逸。
    橋山殯葬衣冠后,金印蒼黃南去疾。

    63 《平望蚊子二十六韻》 唐·吳融

    天下有蚊子,候夜噆人膚。
    平望有蚊子,白晝來相屠。
    不避風與雨,群飛出菰蒲。
    擾擾蔽天黑,雷然隨舳艫。

    64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 唐·韋莊

    禍亂天心厭,流離客思傷。
    有家拋上國,無罪謫遐方。
    負笈將辭越,揚帆欲泛湘。
    避時難駐足,感事易回腸。

    65 《忙》 唐·徐夤

    雙競龍舟疾似風,一星球子兩明同。
    平吳破蜀三除里,滅楚圖秦百戰中。
    春近杜鵑啼不斷,寒催歸雁去何窮。
    兵還失路旌旗亂,驚起紅塵似轉蓬。

    66 《忙》 唐·徐夤

    雙競龍舟疾似風,一星球子兩明同。
    平吳破蜀三除里,滅楚圖秦百戰中。
    春近杜鵑啼不斷,寒催歸雁去何窮。
    兵還失路旌旗亂,驚起紅塵似轉蓬。

    67 《廣州貽匡緒法師》 唐·曹松

    口宣微密不思議,不是除貪即誡癡。
    只待外方緣了日,爭看內殿詔來時。
    周回海樹侵階疾,迢遞江潮應井遲。
    必竟懶過高坐寺,未能全讓法云師。

    68 《春秋戰國門·夫差》 唐·周曇

    信聽讒言疾不除,忠臣須殺竟何如。
    會稽既雪夫差死,泉下胡顏見子胥。

    重陽節思鄉

    69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70 《病起二首》 唐·齊己

    一臥四十日,起來秋氣深。
    已甘長逝魄,還見舊交心。
    撐拄筇猶重,枝梧力未任。
    終將此形陋,歸死故丘林。

    追憶愛情懷念

    71 《游仙二十四首》 唐·吳筠

    啟冊觀往載,搖懷考今情。
    終古已寂寂,舉世何營營。
    悟彼眾仙妙,超然含至精。
    凝神契沖玄,化服凌太清。

    72 《七言》 唐·呂巖

    周行獨力出群倫,默默昏昏亙古存。
    無象無形潛造化,有門有戶在乾坤。
    色非色際誰窮處,空不空中自得根。

    寫景友情思念

    73 《七言》 唐·呂巖

    金丹一粒定長生,須得真鉛煉甲庚。
    火取南方赤鳳髓,水求北海黑龜精。
    鼎追四季中央合,藥遣三元八卦行。

    74 《成相雜辭》 先秦·佚名

    請成相。
    世之殃。
    愚暗愚暗墮賢良。
    人主無賢。

    詩經祭祀樂歌

    75 《文賦》 魏晉·陸機

    余每觀才士之所作,竊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譴辭,良多變矣,妍蚩好惡,可得而言。
    每自屬文,尤見其情。
    恒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

    秋天寫景詠物菊花

    76 《永遇樂(夏至)》 宋·史浩

    日永繡工,減卻一線,節臨短至。
    幸有杯盤,隨分快樂,□得醺醺醉。
    尋思塵世,寒來暑往,凍極又還熱熾。
    恰如個、脾家瘧疾,比著略長些子。

    77 《勸學》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pù),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高中文言文議論學習勉勵

    78 《陳情表》 魏晉·李密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
    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抒情散文

    79 《吳許越成》 先秦·左丘明

    吳王夫差敗越于夫椒,報槜李也。
    遂入越。
    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會稽,使大夫種因吳太宰嚭以行成。
    吳子將許之。

    古文觀止歷史故事寓理

    80 《論貴粟疏》 兩漢·晁錯

    圣王在上,而民不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
    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加以亡天災數年之水旱,而畜積未及者,何也?地有遺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民貧,則奸邪生。

    古文觀止議論農業策略

    * 關于除疾的詩詞 描寫除疾的詩詞 帶有除疾的詩詞 包含除疾的古詩詞(17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