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陳道的詩詞(121首)

    61 《答陳傳道五首之三》 宋·賀鑄

    游宦幾人達,不知強健歸。
    未容夸晝錦,幾見化緇衣。

    62 《答陳傳道五首之四》 宋·賀鑄

    聞有高秋興,清樽醉飛鴻。
    應悲故人遠,薄晚面西風。

    63 《和陳傳道秋日十詠之八秋興》 宋·賀鑄

    擬從康樂公,雙躡登山屐,晴夜宿天臺,披云看初日。

    64 《和陳傳道秋日十詠之九秋燕》 宋·賀鑄

    梅梁巢已空,去此復何從。
    勿憚歸飛遠,冰霜不爾容。

    65 《和陳傳道秋日十詠之六秋風》 宋·賀鑄

    紛紛脫柯葉,袞袞斷根蓬。
    不待吹揚力,隨風亦自東。

    66 《和陳傳道秋日十詠之七秋望》 宋·賀鑄

    宿雨塵霾靜,寒原黍稷空。
    臨風聊放目,不為送飛鴻。

    67 《和陳傳道秋日十詠之三秋夜》 宋·賀鑄

    病骨倦空林,曳杖閑庭步。
    暗燭與寒蟲,迢迢思風露。

    68 《和陳傳道秋日十詠之四秋曉》 宋·賀鑄

    未卷半簾霜,猶疑在庭月。
    倚樹汲清泉,疏風獵華發。

    69 《和陳傳道秋日十詠之一秋雨》 宋·賀鑄

    近砌擲鳴簽,長檐懸素綆。
    濕翅暝鴉歸,高梧落寒井。

    70 《送陳傳道攝官雙溝》 宋·賀鑄

    弭楫想登臨,閑云護日陰。
    青蒲泗水闊。
    古木漢祠深。
    應醉杯中物,誰聞澤畔吟。
    禪坊養奇客,輕別若為心。

    71 《送陳傳道攝雙溝戍商稅》 宋·賀鑄

    墻外長川擁萬舟,門前山色入南州。
    風來浦口客爭發,日下庭陰印未收。
    乍厭折腰從吏役,屢應回首念朋游。
    病夫頗有東流興,預約清樽為少留。

    72 《席上分韻寄陳傳道》 宋·賀鑄

    忍穿布襪與青鞋,困走京塵十二街。
    擬仗飛云寄招隱,東風吹送落君懷。

    73 《答陳傳道五首之五》 宋·賀鑄

    倒橐黃金盡,方悲行路難。
    桂薪炊玉粒,可是樂長安。

    74 《和陳傳道秋日十詠之二秋晴》 宋·賀鑄

    歸云去悠悠,長風來獵獵。
    檐角兩長楸,斜陽曬黃葉。

    75 《陳平叔相從四年文行粹然臨分惠詩有立身行道》 宋·周必大

    好因輪斲悟觀書,莫守筌蹄覓兔魚。
    華岳登來卑步仞,滄溟浮罷眇支渠。
    命窮且戲娛親彩,道合須牽奉詔裾。
    此外文章真小技,未應傾慕蜀相如。

    76 《留題吳促庶省副北軒畫壁兼呈楊樂道陳院龍圖》 宋·王珪

    文書滿眼紛紛里,忽覺滄波起荻洲。
    紅日不知華省暮,扁舟如下洞庭秋。
    林泉傲物非無約,軒冕拘人此未休。
    與拂素塵尋絕景,羨君瀟灑特遲留。

    77 《留題吳促庶省副北軒畫壁兼呈楊樂道陳院龍圖》 宋·王珪

    誰將畫手分平遠,幾度曾窺雁鶩洲。
    六月炎風方病暑,五湖煙景已迎秋。
    班趨規地來常晚,詩入籠紗思未休。
    為惜主人林下意,暮鐘沈閣尚應留。

    78 《留題吳促庶省副北軒畫壁兼呈楊樂道陳院龍圖》 宋·王珪

    聞道北窗開繪境,偶來歸思滿滄洲。
    鄭簾宿鳥驚初旭,隔浦疏林似舊秋。
    夢憶清溪知幾曲,醉尋危磴欲三休。
    何時又賜通中枕,與對云山盡日留。

    79 《題道錄陳景元中太乙宮種玉軒》 宋·王珪

    一住仙祠絕世塵,庭前種玉已嶙峋。
    朝昏龍虎常聽法,左右瓊瑤自逼人。
    翠鳳有時翻瑞形,銀蟾通夕墮清津。
    黃金絡馬何年醉,得去同游幾洞春。

    80 《依韻和答陳公度五邑季點道中見寄之什》 宋·強至

    幕府清郎安在哉,方冬行縣冒塵埃。
    寂寥坐客思車樂,點檢詩朋欠鼎來。
    按吏最誰官簿整,教民幾處戰旗開。
    未應輸我論文飲,贏得新詩滿篋回。

    * 關于陳道的詩詞 描寫陳道的詩詞 帶有陳道的詩詞 包含陳道的古詩詞(12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