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陳人的詩詞(159首)

    121 《用一代不數人百年能幾見為韻詩賦十章呈陳君》 宋·趙蕃

    人言會合難,會合端有數。
    公不絕櫧洲,我政長沙住。

    122 《用一代不數人百年能幾見為韻詩賦十章呈陳君》 宋·趙蕃

    云物瞻閩嶠,風聲望海濱。
    如何一年內,頓得見斯人。

    123 《用一代不數人百年能幾見為韻詩賦十章呈陳君》 宋·趙蕃

    賢愚之相懸,千萬或什百。
    所以天地間,寥寥苦難索。

    124 《用一代不數人百年能幾見為韻詩賦十章呈陳君》 宋·趙蕃

    山色仍前日,梅花又一年。
    休為招屈些,好泛渡湘船。

    125 《用一代不數人百年能幾見為韻詩賦十章呈陳君》 宋·趙蕃

    少小耽文字,初非哲匠能。
    空令為己學,老矣見何曾。

    126 《用一代不數人百年能幾見為韻詩賦十章呈陳君》 宋·趙蕃

    桂陽去衡陽,道里端能幾。
    倘許釣竿投,春風叩葭葦。

    127 《用一代不數人百年能幾見為韻詩賦十章呈陳君》 宋·趙蕃

    流傳昔多聞,邂逅今既見。
    顧我何足收,期公示深眷。

    128 《待制中書舍人陳公之亡以山宅須利既遷殯而未》 宋·葉適

    可怕陰陽惡,還驚日月遒。
    終成埋璧去,不作坐禪留。
    雨洗一簞凈,風翻千橘愁。
    門前系船橛,宿鳥漫嘀啾。

    129 《待制中書舍人陳公之亡以山宅須利既遷殯而未》 宋·葉適

    嗟我與公同澹泊,一生一死又凄涼。
    經綸傳世止於此,老病著身行自當。
    掛壁斷弦從別調,拂天進駐水渡新。
    暮春未有風雩伴,且合遺編住冢傍。

    130 《福國太夫人陳氏挽詩》 宋·葉適

    曾經天語贊華簪,應是忠多報獨深。
    寂寂孤鸞羞鑒影,輝輝雙鳳失梧陰。
    沖心自與家規競,空性都無世網侵。
    聞說埋銘親付祝,照碑斜日下寒林。

    131 《岷江愁二首挽陳持中知府郎中嫂恭人》 宋·葉適

    岷江諸峰如獻酬,岷江潭頭紺碧流。
    不愁水生勸人去,只愁人死送山林。

    132 《岷江愁二首挽陳持中知府郎中嫂恭人》 宋·葉適

    誰家雙旐揚春波,黑頭中郎宰相科。
    有兒有女后應好,同穴同時今奈何。

    133 《真直院招飲道山群玉堂自陳秘監而下凡八人坐》 宋·汪莘

    壓架春風十萬條,護檐霜干自蕭蕭。
    一朝盡識群賢面,陡覺星辰共碧霄。

    134 《孟秋朔日天臺劉允叔和叔鄉人陳思敬餞飲錢塘》 宋·汪莘

    西湖日日可尋芳,樓上憑欄意未忘。
    斫取荷花三萬朵,作他貧女嫁衣裳。

    135 《陳氏夫人挽章》 宋·曹彥約

    受氏推玄女,來嬪得召南。
    躬行其誡七,禮盡所從三。
    孝養衣皆彩,權輿色已藍。
    霜風吟木末,哀怨不能堪。

    136 《用李致政韻題臨邛陳氏所居呂仙所留回道人來》 宋·魏了翁

    負甕城邊閒日月,翻環門上幾春秋。
    東陽謾識榴皮字,南郭曾偕柳樹游。
    踏雪飛鴻痕偶在,寒潭過雁影無留。
    至人御氣無今古,妙處疑同上下流。

    137 《挽陳夫人》 宋·徐照

    平陽林給事,有女識比書。
    為婦極能孝,今人皆不如。
    得年非餌藥,了葬自餐蔬。
    閩嶠嗟埋骨,新碑到野廬。

    138 《為徐太初友人陳府判賦梅居餞行》 宋·衛宗武

    青鞋不踏孤山路,辜負逋花今幾度。
    那知別有姑射居,眾謂孤山未必如。
    夙昔名傳尤愿見,渴想此仙難覿面。
    朋來滿口譽風神,儼若眼底逢佳人。

    139 《送友人陳上舍兄弟試太學》 宋·姚勉

    東風颯颯吹行李,榮送雙龍璧池水。
    璧池浪闊高化龍,直透銀河三萬里。
    君家兄弟真雁行,季方學行如元方。
    中眉不是弓刀軟,個般人物宜膠庠。

    140 《子經昔有黃筌玉筍圖故人陳眾仲題詩其上后為》 宋·胡仲弓

    春雷仇仇盎中鳴,籜龍驚起頭角獰。
    斕斑裂土穿石出,長鑱斸下津浮玉。
    山人嗜之比八珍,畫師寫生傳千春。
    纖纖翠交煙雨濕,山人嘆嗟山鬼泣。

    * 關于陳人的詩詞 描寫陳人的詩詞 帶有陳人的詩詞 包含陳人的古詩詞(159首)
    chengrenyouxi